陳天玲
【摘 要】目的:分析全科醫生對社區腦卒中再發的預測及干預措施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選擇74例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甲組和乙組,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和全科醫生制定的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干預后對效果分析。結果:對兩組患者的健康行為、軀體活動、營養、人際關系等評分對比,乙組的各項評分低于甲組。對兩組的干預滿意率對比,分別是70.2%和91.9%,乙組的效果明顯。結論:全科醫生在社區腦卒中干預中采用綜合護理措施,優勢明顯,能降低致死率和致殘率,提升整體生活質量,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全科醫生;社區腦卒中;干預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1
腦卒中具有病發率高以及致殘率高的特點,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一定的影響,根據病癥的實際情況,在臨床研究中要做好病癥分析工作,嚴格按照預測流程實施。通過早期介入后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在相關功能恢復階段,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后遺癥比較多,對患者的運動造成影響,導致正常功能的缺失,因此在整個護理階段需要從實際情況入手,做好護理指導工作,避免病癥惡化。全科醫生給予有效的護理指導后,能滿足患者自身要求,為了分析全科醫生對社區腦卒中再發的預測及干預措施效果,選擇74例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甲組和乙組,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和全科醫生制定的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干預后對效果分析。詳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74例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甲組和乙組,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和全科醫生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干預后對效果分析。兩組都是37例患者,甲組中男女比例2:1,年齡區間在35-78歲,平均年齡(62.5±0.5)歲。乙組中男女比例為1:1,年齡區間在36-77歲,平均年齡(63.5±0.8)歲,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甲組采用常規性干預形式,按照流程進行,乙組則采用的是全科醫生護理干預形式,如下:
(1)基本調查
在整個護理指導過程中適當的干預和指導起到突出的作用,很多患者可能會存在病癥了解不到位的現象,因此需要進行基本調查,做好預測和評估工作。在后續調查階段,康復治療是關鍵,要了解后遺癥以及病情具體進展,適當進行康復治療[1]。
(2)護理指導
適當的護理指導能滿足患者自身實際要求,在干預第一個月,通過一對一的傳授模式,在干預過程中以健康手冊作為載體,為家屬以及患者提供必要的飲食指導。抽煙和喝酒等對患者有一定的影響,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預防指導。
(3)適當交流互動
根據社區護理管理的具體指標可知,在整個落實階段,要從神經內科的護理現狀入手,做好后續評估和指導工作。神經內科護士要積極參與到后續護理中,腦卒中家屬要定期舉辦腦卒中座談會,彼此了解患者的病癥,交流經驗,給予指導。全科醫生在整個護理指導中起到主導作用,要按照預測要求進行指導,避免病癥惡化[2]。
1.3 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均以(±s)表示。采用t檢驗和方差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2 結果
對兩組患者的健康行為、軀體活動、營養、人際關系等評分對比,乙組的各項評分低于甲組,數據對比差異明顯(p<0.05),如表一:
在本次研究中對兩組的干預滿意率對比,分別是70.2%和91.9%,乙組的效果明顯(p<0.05),如表二:
3 討論
腦卒中是當前臨床研究中常見的癥狀,針對特殊性,在后續護理過程中要從實際情況入手,按照具體護理要求實施。健康行為指的是個體為了維護或者促進健康,達到自我滿足和自我實現的行為[3]。全科醫生在整個護理指導階段要按照護理要求進行,只有做好針對性評估工作,才能促進整體進步。本次研究中通過適當的調查可知,做好干預指導工作,能滿足患者自身要求。在整個護理指導階段,做好病癥資料評估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病癥資料調查階段,對相關數據分析后,結合氣象特點以及社會學指標實施,通過模型建設后做好預測工作,結合預測結果進行醫學干預,實踐可知有效的護理指導,能滿足患者自身要求[4]。腦卒中是一種發病率和死亡率比較高的疾病,為了做好預防工作,通過社區調查后,給予有效的指導,構建預測模型,采用合適的預防措施,進而避免出現預測不到位的現象,提升患者生活質量[5]。對兩組患者的健康行為、軀體活動、營養、人際關系等評分對比,乙組的各項評分低于甲組。對兩組的干預滿意率對比,分別是70.2%和91.9%,乙組的效果明顯。說明對社區腦卒中患者采用綜合性護理措施,能滿足護理要求。綜上所述,全科醫生給予綜合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后,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黃偉蓮,何泳君.量化護理干預對社區腦卒中患者康復治療的影響[J].現代醫院,2012,12(07):151-153.
劉芹,杜艷紅,施燕紅,邢紅艷.社區腦卒中篩查有效性的分析[J].中華腦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3,7(01):390-392.
張雯雯,張毅,李寧華,韓曉燕,陳敏,付典海,杜鳳東,朱媛媛,楊恩權.北京社區人群腦卒中疾病監測及流行病學特點分析[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1,5(24):7405-7407.
金鶴,潘乃林,錢桂香.社區腦卒中患者預防跌倒的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4,10(01):11-13.
余宗洋,歐陽芳芳,張運謀.全科醫師對社區腦卒中再發的預測及干預研究[J].黑龍江醫學,2017,41(01):159-1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