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娜
【摘 要】會陰側切是婦產科最常見手術,是為防止會陰撕裂、保護盆底肌肉、縮短第二產程而采取的一種助產術[1]。臨床上,多通過用力壓迫胎頭的保護會陰方法防止會陰破裂,但若壓迫過程中,胎頭仰伸受阻,使胎頭對恥骨弓的壓力轉向會陰,則會增加會陰損傷,造成盆地肌肉、筋膜損傷,甚至引發子宮脫落、加壓性尿失禁等不良后果。目的:分析無保護會陰接生降低會陰側切的臨床研究。方法:隨機選取2016年間在我院正常分娩并采用無保護會陰接生法接生的200例產婦為觀察組,并選取2016年間在我院正常分娩并采用傳統的保護會陰法接生的240例產婦作為對照組,觀察并比較兩組產婦的會陰裂傷率、會陰側切率及產后出血率。結果:觀察組產婦會陰裂傷率、會陰側切率及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采用無保護會陰法接生可明顯降低產婦的會陰裂傷率、會陰側切率及產后出血的發生率。
【關鍵詞】無保護會陰接生;會陰側切;影響
【中圖分類號】R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1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及醫學模式的轉變,產科助產士們也在不斷探索新的助產服務模式,積極倡導自然分娩,助產服務普及是產科的新的發展趨勢 [2]。影響最小、痛苦最輕的分娩方式是所有產婦最關心的問題,也是大多產科醫護人員所關心的主要問題。正常分娩中采取相應的措施可有效預防會陰產傷,無保護會陰接生是臨床產科新的干預理念,可為產婦及胎兒創造一個低創、自然的分娩模式,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及臨床價值 [3]。本文就我院對正常分娩產婦采用無保護會陰法接生取得的效果進行探討,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觀察組423例產婦年齡為18-42歲,平均年齡(29.8±2.6)歲;孕齡36-42周;對照組480例產婦年齡為19-41歲,平均年齡(28.9±3.2)歲;孕齡37-41周;兩組產婦骨盆測量均正常,均為足月、單胎、頭位,無胎兒窘迫、產程延長,無其他妊娠并發癥及合并癥;兩組產婦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接生方法。
1.2.1 觀察組。采用無保護會陰接生法進行接生:生產過程中不予會陰側切及保護會陰,第二產程時,指導產婦在宮縮時如何正確的運用腹壓,囑咐產婦宮縮間歇時要張口哈氣,以擴張產道,當胎頭著冠時,助產士不像傳統接生一樣保護會陰,而是將五指分開扣住胎頭,并有效控制胎頭的露頭速度,指導產婦進行均勻短暫的用力,在助產士及產婦共同配合下,使胎頭經陰道緩緩娩出,并順勢娩出胎肩及胎兒全部 [4]。
1.2.2 對照組。采用傳統保護會陰法進行接生:在胎頭撥露時助產士開始保護會陰,用其右手大魚際肌將產婦會陰體握住,向內上方頂住會陰,并在宮縮間歇期放松,重復以上動作,直至胎兒娩出。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產婦會陰裂傷率、會陰側切率及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其中會陰裂傷分為I度、Ⅱ度、Ⅲ度:①I度裂傷:陰道入口黏膜及會陰部皮膚撕裂,但未達到肌層,出血量少;②Ⅱ度裂傷:會陰體肌層已裂傷,并累及陰道后壁黏膜,嚴重者陰道后壁的兩側溝均向上撕裂,出血量較多,裂傷不規則;③Ⅲ度裂傷:裂傷繼續向下擴展,嚴重者肛門外括約肌發生斷裂。
1.4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6.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產婦會陰裂傷率、會陰側切率及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分別為47.7%(28.8%+18.9%)、7.6%、1.89%,對照組分別為76.7%(41.9%+30.8%+4.0%)、35.2%、13.5%,觀察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產婦生產過程中有很多原因會導致會陰裂傷,如助產人員技術與經驗相對不足、產婦會陰條件差等。助產人員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論及技術經驗,對產婦的用力技巧進行指導,可以準確的控制胎頭娩出速度,繼而降低會陰裂傷、會陰側切及產后出血的發生率 [5]。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產婦會陰裂傷率、會陰側切率及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分別為47.7%、7.6%、1.89%,對照組分別為76.7%、35.2%、13.5%,觀察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這些數據可使上述結論得到證實。
傳統接生方法是在產婦宮口開全且胎頭撥露時,助產士開始實施會陰保護,部分采取會陰側切,目的是減少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造成的嚴重會陰裂傷,這種方法會留下病理性切口,增加產后出血的機會,嚴重影響產婦身體康復;無保護會陰接生則要求產婦分娩時要盡量減少干預,在胎頭撥露、著冠時,不保護會陰,而是指導產婦如何運用腹壓配合宮縮,使產道充分擴張,在不保護會陰情況下娩出胎兒。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采用無保護會陰接生法接生比較實用,且簡單,對產婦和新生兒均任何不良影響。此方法可有效降低產婦會陰裂傷程度,減少感染及出血機會,減輕產婦痛苦,縮短住院天數,還可減輕助產士的工作量,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6]。
參考文獻
涂小金.黃淑華.不同坐浴時間對會陰側切術切口影響的臨床研究[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0,10(2):39-40.
平燕.99例無保護會陰接生法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2):97-99
韓清.1080例產婦無保護會陰接生法減少會陰裂傷程度的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8):192-193
劉海霞,姚麗玲.無保護會陰接生法的臨床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4,14(1):132、135
零恒莉,潘敏,王巧霜.控制胎頭娩出及無保護會陰接生的臨床效果分析[J].廣西醫學,2014,36(3):398-399
劉佩蓉,涂偉妹.無保護會陰接生的臨床觀察[J].實用臨床醫學,2013,14(4):70-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