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洪洋
【摘 要】目的:探析口腔正畸治療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為主要研究對象,患者入組后采用抽簽方式分組,每組2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采用口腔正畸治療,對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2.0%,對照組為72.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牙周袋深度、前牙覆蓋距離、前牙覆頜深度、牙周出血指數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臨床治療上采用口腔正畸治療可獲得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可提高治療成功率,優化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值得在臨床治療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口腔正畸;牙周??;前牙移位;臨床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1
牙周病是臨床桑常見的口腔疾病,會對牙周支持組織形成破壞,導致患者出現前牙移位癥狀,且牙間隙越來越大,若不及時干預治療會出現前牙脫落的現象,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面部美觀造成影響[1-2]??谇徽峭ㄟ^矯治系統對牙齒施以溫和持久的生物力將錯位的牙齒排列整齊,保持牙齒的美觀健康和良好的咀嚼功能。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5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口腔正畸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和評價,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為主要研究對象,患者入組后采用抽簽方式分組,每組25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區間為22~62歲,平均年齡為(45.25±2.38)歲。觀察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區間為23~62歲,平均年齡為(45.17±2.08)歲。通過對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基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臨床對照研究,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3]:(1)參與研究前,所有患者均進行影像學檢查和口腔常規檢查,具備口腔正畸治療的適應癥,且均為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2)參與本研究所有患者的口腔衛生情況良好,可積極配合正畸治療;(3)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參與此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的過程和研究結果均有知情權,并在參與研究前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培養患者養成良好的口腔習慣,飯后要漱口、早晚要刷牙,對牙周牙髓炎癥服用抗生素藥物治療,盡可能去除修補牙周的不良修補體,打磨牙齒根面,盡可能保持牙齒根面平整,患者的治療時間為3個月。
觀察組采用口腔正畸治療,患者使用方絲帶環,在患者移動的切牙和尖牙上黏接托槽,并使用鈦鎳圓絲糾正移動的前牙,正畸力大小的調整要根據患者的反應和患牙牙周的支持組織為依據,增加穩定性。叮囑患者如何是還有那個矯正器,并告知患者要會尤其注意口腔衛生和觀察牙周情況。
1.3 判定標準及觀察指標
(1)療效判定標準[4]:顯效:經治療后,患者的前牙功能均恢復正常,牙周炎癥狀完全消失;有效:經治療后,患者的前牙功能基本恢復正常,牙周炎癥狀有明顯好轉;無效:經治療后,患者的前牙功能無明顯變化,依然不能咀嚼食物,且牙齒存在松動現象,牙周炎癥狀未消失。治療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的袋深度、前牙覆蓋距離、前牙覆頜深度、牙周出血指數進行測定,并對兩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本組研究中5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一般資料和對比數據均納入統計學軟件SPSS18.0中進行分析和處理。治療有效率等計數指標均用n/%表示,用獨立樣本卡方檢驗;袋深度、前牙覆蓋距離、前牙覆頜深度、牙周出血指數均用平均數±標準差(±s)的形式表示,用t檢驗,若P<0.05,則表示兩組數據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
觀察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2.0%,對照組為72.0%,經統計學分析,前者明顯高于后者,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各項指標對比分析
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牙周袋深度、前牙覆蓋距離、前牙覆頜深度、牙周出血指數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具體見表2。
3 討論
牙周病是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口腔疾病,以牙槽骨吸收、牙齦萎縮和前牙唇散開為主要臨床表現,甚至有可能造成牙周組織受損。若未及時干預治療,會出現牙齒松動、牙間隙增大、前牙移位等情況,影響前牙的正常功能。以往臨床上常用基礎性療法進行治療,但總體效果并不理想。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牙周袋深度、前牙覆蓋距離、前牙覆頜深度、牙周出血指數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本結果與相關報道相符[5-6]。口腔正畸在牙周病前牙移位的臨床治療上應用越來越普遍,主要是通過將散開的患牙進行正畸內收入和壓入,對前牙區的咬合情況進行矯正,以促進覆蓋關系恢復正常,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口腔正畸治療牙周病前牙移位可獲得更加全面的治療效果,提升總體治療有效率。
綜上,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臨床治療上采用口腔正畸治療可獲得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可提高治療成功率,優化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值得在臨床治療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李響.口腔正畸治療32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臨床療效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6(82):163-164.
張紅萍,陳蘭.口腔正畸治療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臨床療效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6,3(17):56-57.
涂伶俐.口腔正畸治療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臨床療效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10):101-102.
盧玉強.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應用口腔正畸治療的效果研究[J].醫藥前沿,2016,6(14):167-168.
王寧.探討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應用口腔正畸治療的臨床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12):60-61.
鄧昊,周立輝,鮮文,等.口腔正畸治療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9):1732-17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