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惠 姜威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2
加速康復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概念由1997年丹麥學者Kehlet首次提出,即應用循證醫學證據,優化圍手術期處理,減少創傷刺激,減少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加速患者康復。本文分析我院婦科應用ERAS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進行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的80名患者,按隨機對照方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5例。兩組均無嚴重呼吸、循環等內科合并癥,年齡28-55歲,體重45-80kg,B超提示子宮肌瘤,均無手術、藥物及麻醉禁忌證, 兩組年齡、體重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術前1天正常飲食,術前6小時禁食,2小時禁飲,麻醉誘導前2小時進食高碳水化合物;手術中給予精準麻醉監測,限制性輸液,術中保暖,多模式鎮痛;術后較早下床活動,術后6小時流質飲食,減少補液。傳統手術組:術前22點后禁食水,術前補液無嚴格要求,術中補液無嚴格要求,保溫無嚴格要求。術后排氣后進流質,排便后逐步恢復正常飲食,患者自愿時下床活動。
1.3 觀察指標:手術當日累計下床活動時間、術后首次排氣時間、術后拔除尿管時間、平均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將本次研究中數據錄入SPSS20.0統計學軟件中,采用t檢驗及檢驗。
2 結果
觀察組手術當日累計下床活動時間顯著高于傳統手術組,術后拔出尿管時間、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顯著低于傳統手術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如下表:
3 討論
近年來,ERAS理念廣泛應用于普外科、泌尿外科、婦產科、骨科等領域,但目前該理念在國內尚處于不斷完善與發展的過程中,正在形成中國特色的ERAS路徑。ERAS用于婦科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處理,在術前方面進行術前宣教,減低患者的焦慮心理,按照2017年美國麻醉醫師學會(ASA)方案要求:麻醉誘導前8小時進食不受限,麻醉前2小時進食碳水化合物≤5ml/kg,推薦所有非糖尿病患者術前進食碳水化合物。有研究[1]表明,在機體功能正常的情況下,采取麻醉開始前2h禁食清流質,6h禁食固體飲食,這樣可減少患者術前口渴饑餓感,降低手術恐懼煩躁癥狀,防止饑餓引起的應激代謝。手術中麻醉除監測常規生命體征外,全麻還進行麻醉深度監測、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和肌松監測等。ERAS提倡術中控制性輸液,術中保溫,中心溫度維持>36℃,加強疼痛管理。另外,術后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可以促進麻醉術后腸蠕動的恢復,且可以預防術后長期臥床造成的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等風險。ERAS手術組患者術后及早拔出尿管、及早下床活動,腸功能及早恢復,可明顯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并且縮短住院時間,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Kaska M,GrosmanováT,Havl E,etal.The impact and safety of preoperative oral or intravenous carbohydrate administration versus fasting in colorectal surger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Wien Klin Wochenschr,2010,122(1-2):23-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