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鳳 秦瑞珍 呂春蓮 李淑桂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2
供應室護士每天都有可能接觸到各種被患者血液、體液、嘔吐物、排泄物污染過的器械。也有的患者患有肝炎、艾滋病等傳染病,可造成對工作人員極大傷害。原因有人為因素,因工作重復疏忽大意,防范意識薄弱,對針刺傷危害認識不足。在工作中防護意識不強;護理人員短缺、任務繁重,造成護理工作者勞動強度增大,工作量加重,使得護士心情急躁、緊張,從而增大了工作中針刺危險的發生;不良的工作習慣,不嚴格遵守操作程序;從思想上不重視,缺乏自我保護的知識和技巧,培訓走走過場疏于形式;還有環境因素,光線不好,自我的情緒波動等因素都可造成針刺傷的意外發生。
針刺傷的危害:傳播疾病,現已證實有20多種病原體可經針刺傷而接觸傳播,危害最大的是HIV、HBV、HCV。任何針刺傷都可能感染破傷風桿菌;心理損傷,傷者擔心自己被HIV、HBV、HCV或其他疾病所傳染,造成心理上的恐懼、焦慮和心理壓力。
預防要做到:加強職業防護培訓,講解醫院感染知識和消毒隔離制度及規范操作程序的重要性;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操作者事先戴好防護手套,不徒手處理尖銳的醫療器械;改變不規范的操作行為;保障在光線足夠的環境下工作,尖銳器械要分開清洗、消毒,有規律放置,銳利面不要對準自己和他人,保持精力高度集中;建立針刺傷報告制度。
針刺傷處理:針刺傷發生后,用肥皂水或流動水清洗傷口,有近心端向遠心端輕輕擠壓傷口處的血液,反復擠壓,盡可能多擠出傷口處的血液,后用2%碘伏進行消毒,包扎好傷口。初步處理后上報醫院感染科,作出評估并填職業暴露報告卡,若被HIV、HBV、HCV感染者所用還要做好預防用藥,并跟蹤監測與觀察,以及心理疏導,定期隨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