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文+董英霞+張麗娜+于慧艷
【摘要】目的 探討兩種濃度去甲腎上腺素洗胃液在有機磷農藥中毒急救中的臨床療效。方法 研究對象為我院收治的133例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并隨機分為觀察組67例和對照組66例。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用0.001%去甲腎上腺素和0.008%去甲腎上腺素洗胃。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的阿托品用藥總量及消化道出血率均比對照組較低,預后良好率92.54%與對照組80.30%相比較高,且差異顯著(P<0.05)。結論 應用0.008%去甲腎上腺素洗胃液治療有機磷農藥中毒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值得推廣。
【關鍵詞】去甲腎上腺素;有機磷農藥中毒;急救
【中圖分類號】R595.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6..02
隨著農業快速發展,農藥依賴性增加,或是人們對于有機磷藥物的誤用,導致有機磷中毒的發生率增高[1]。此病的發生主要是有機磷酸酯類通過抑制膽堿酯酶的活性,乙酰膽堿堆積,產生中毒癥狀。臨床表現癥狀主要三種:平滑肌痙攣出現最早,患者主要表現惡心、腹瀉、流涎、呼吸困難等癥狀;隨后患者面、四肢、眼瞼等發生強制性痙攣;嚴重后發生頭疼頭暈、煩躁不安、抽搐等癥狀[2]。患者中毒后應迅速的排出毒物,需及時進行反復洗胃,再結合阿托品等解毒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3]。因此,對于洗胃液的選擇尤為關鍵。基于此,我院針對兩種濃度的去甲腎上腺素洗胃液在有機磷農藥中毒急救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33例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并隨機分為觀察組67例和對照組66例。觀察組:男30例,女37例,年齡18~66歲,平均年齡(37.4±8.8)歲;發病時間0.2~10.4 h,平均發病時間(3.0±1.78)h;對照組:男30例,女36例,年齡19~68歲,平均年齡(38.9±9.1)歲;發病時間0.3~10.5 h,平均發病時間(3.2±2.00)h。兩組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取應急護理,對患者進行洗胃。對照組采用0.001%去甲腎上腺素對患者進行反復洗胃,治療組采用0.008%去甲腎上腺素對患者進行反復洗胃。洗胃過程中,采用37℃左右的溫開水,增強濕化,保證無菌操作,直到洗出液體澄清完畢。兩組洗胃后均應用阿托品藥物并進行常規的護理。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結果,包括阿托品用藥總量、消化道出血情況及預后。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1.0軟件統計學分析,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的阿托品用藥總量及消化道出血率均比對照組較低,預后良好率92.54%與對照組80.30%相比較高。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 討 論
有機磷中毒是臨床上常見的急危疾病,且發病急、病情發展迅速。患者中毒后有瞳孔縮小表現,并且腺體分泌增多,呼吸困難,嚴重的出現肺水腫,重度患者會出現四肢無力和呼吸肌麻痹等癥狀。中毒后應盡快清除毒物,使用解毒藥物。在急性有機磷中毒患者中徹底洗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急救措施[4]。生理鹽水加去甲腎上腺素是常用的洗胃液,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注意洗胃液的溫度一般在37攝氏度適宜,可以減少胃內毒物繼續吸收的途徑,并且縮短阿托品化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5]。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增高,醫護人員對于既可以洗迅速清除胃腸道毒物又可有效恢復機體功能的洗胃方法進行不斷
改進。
據報道[6-7],應用去甲腎上腺素洗胃液可有效減少毒物吸收預防胃黏膜出,且經試驗證明應用0.008%去甲腎上腺素洗胃液對有機磷患者進行急救的有效率較高,可以降低低鈉血癥的發生率,顯著縮短膽堿酯酶恢復時間,并且對患者的預后具有較好的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0.008%去甲腎上腺素對有機磷中毒患者進行急救的有效率較高,減少了阿托品的用量、降低了消化道黏膜出血率,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縮短,增加了患者預后良好率。
綜上所述,應用0.008%去甲腎上腺素洗胃液治療有機磷農藥中毒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永 霞,薛惠平,李秀真.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急診急救護理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76):121-122.
[2] 趙 敏,陳良宏,張志剛,等.有機磷農藥中毒機制和治療新進展[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4,34(11):1064-1068.
[3] 劉東順.恒溫逐量間斷洗胃法在有機磷農藥中毒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河北醫藥,2010,32(22):3187-3188.
[4] 李蓓蓓.洗胃液在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救治中的應用現狀[J].災害醫學與救援(電子版),2012,1(3):203-205.
[5] 唐 科.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應用不同方法洗胃的臨床療效分析[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5,20(5):500-502.
本文編輯:王 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