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江瑞
【摘要】目的 探究新常態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的意義。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省市自2014年6月開始實行新常態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前后的效果,與此同時分析此期間養老服務模式存在的問題并探討具體的解決措施。結果 實行新常態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后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老有所養、老有所醫的問題,使老年人群的生活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但是在新常態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中仍存在諸多問題需要解決,如醫療負擔重、醫養結合費用巨大、部分地區養老問題顯著、個別地區落實不到位等;根據養老服務模式中的問題探討出具體的解決方案以促進新常態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的發展。
結論 新常態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的效果良好,值得繼續發展。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新常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5..02
人口老齡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壽命延長導致的老年人口相對增多的社會現象,即形成老齡化社會[1]。老齡化社會的定義是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的人口占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7%。日前,全世界60歲人口已達到6億,因此意味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迅速迅猛。我國是人口大國,從近幾年的人口趨勢上看,我國即將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凸顯,養老問題有待解決[2]。我國早在幾年前就明確了“醫養結合”發展目標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鞭策實施。2014年5月習近平同志提出新常態概念,要求我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要與新常態保持與時俱進[3]。報道如下。
1 新常態與醫養結合概念
新常態,就是經過一段不正常狀態后重新恢復正常狀態。“新常態”是一個新生詞匯,是由習近平同志提出。習近平同志在河南考察時表述,中國發展屬于戰略機遇期,因此在發展中我們要不斷加強信心,結合我國發展特征,從常態到新常態中不斷進步和發展 [4]。
“醫養結合”指的是在養老行業中有效的結合醫療服務,進而有效、合理、充分的利用社會資源。"醫養結合"中的醫即指的是醫療康復保健服務,包括醫療服務、健康咨詢服務、健康檢查服務、疾病診治和護理服務、大病康復服務以及臨終關懷服務等;"醫養結合"中的養包括生活照護服務、精神心理服務、文化活動服務。在“醫養結合”中有效的使醫療與養老達到一體化,以老年人群為中心,在保障老年人健康的基礎上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質量[5]。
2 新常態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
(1)宗旨:社會的發展符合辨證論思想,即從常態到非常態再到新常態的否定之否定中發展,因此人們的意識將會從常態到非常態再到新常態的否定之否定中得以升華。在常態-非常態-新常態中發展過程中,我們清楚地認識到這種規律是事物發展的的本質。我們總是在正反面發展中總結經驗、不足并探討解決的方法以促進事物的向前發展,在我們認識到事物的感性-知性-理性、具體-抽象-具體的否定之否定后,對事物有一個更完整的認識,才能了解事物的規律與本質。新常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就是要全面解決養老服務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2)管理體制:醫養結合管理體制仍然處在逐漸發展階段,尚不成熟,因此需要特定的管理體制進行規范。我國目前已步入老齡化社會的軌道,其中的主要問題是“未富先老”。在我國經濟基礎還不太發達的前提下,一些“老年病”的常發、易發和突發性增加了家庭負擔和社會負擔;且由于我國的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是兩種類型的系統,導致醫療與養老未能相互融合,使患病的老年人無法得到醫療與養老的雙重保障,不僅影響著疾病的治療還加重了家人的經濟負擔。一些老年患者的病程較長,長時間在醫院住院治療造成醫院床位緊張,使醫療資源不能被充分利用。目前在醫養結合中存在的最嚴重的問題就是“醫”與“養”分離,因此在解決醫養結合的問題需要制定一系列管理體制以促進醫養結合的發展。在管理體制中制定相關標準和規范,包括具體操作方法,評估方法,監測方法等。
(3)理論研究: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實踐是理論的目的,理論與實踐緊密相連、密不可分。新常態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同樣需要理論的支撐,因此需要建立新常態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理論體系以指導實踐的進行,促進養老服務事業的發展。
(4)新常態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類型:新常態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包括“福利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和“市場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前者屬于國家福利事業的組成部分,是由國家或集體主辦,社會參與,幫助一部分老年人口安度晚年;后者是社區承辦,國家或集體扶持的一項養老服務事業,旨在為高收入人群提供優質的養老服務。
3 新常態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中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新常態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中仍在存在諸多問題需要解決,如醫療負擔重、醫養結合費用巨大、部分地區養老問題顯著、個別地區落實不到位等。對于以上問題,需要以下解決方法,(1)政府加強養老服務的指導、監督作用,定期到養老院查看醫養結合落實情況,詢問老年人的養老狀態及老年患者的就醫治療情況,調查醫養結合體系實施的效果及老年人群對該項體系的滿意程度,進而總結醫養結合的優缺點以探討具體的解決措施。制定獎勵措施,在實行醫養結合的養老院中評選出優秀模范院并給予表彰以激勵其他養老院學習。(2)養老院完善醫養結合相關體制制度建設,制定醫養結合制度并全方位落實“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組建醫養結合考察組,選任組長,對院內醫養結合情況進行監督并定期檢查落實情況;(3)養老院定期進行老年人群養老服務質量評價調查,實時監測養老服務效果;(4)定期組織相關培訓以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及實踐水平。
4 討 論
新常態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是解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的主要方法,是解決養老問題的中心。隨著“醫養結合”體系的發展,有多家養老機構逐漸步入“醫養結合”的服務模式,不僅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的、優質的健康養老專業服務,還為老年人提供持續的日常保健、健康促進、中醫康復、養老護理及其他生活便利服務,為老年人群制定符合其自身的個性化的專業服務。在常態下“醫養結合”發展布局中不斷結合發展特點及發展目標奮力前行,探討新常態下“醫養結合”服務體系。新常態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有效的整合了社會資源,為老年人群提供專業化養老服務,不僅提高了老年人群的生活質量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老年人群的生存壽命。從長遠角度看,新常態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是一個長期發展并逐漸完善的養老體系模式[6],因此需要持續保持新常態,與時俱進,促進我國養老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錫廣.多方融合推進健康養老[J].中國健康,2015,10:108.
[2] 余道鋆.基于新常態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的研究[J].公共管理,2015,5:83.
[3] 譚 龍.老齡化新常態下的“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探討[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11(27):197.
[4] 尹吉東.新常態下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發展探究[J].棗莊學院學報,2015,12(4):100.
[5] 鄒純青.新常態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發展路徑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5,18(14):17.
[6] 侯 淼.新常態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發展路徑探討[J].社保觀察,2016,10:322.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