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道森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對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的作用。方法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接受免費孕前優生檢查的200對夫妻為實驗組,對照組患者為未進行孕前優生檢查的200對夫妻。對照組患者對婦女進行婦科檢查,實驗組患者對夫妻雙方均進行相同的孕前健康優生檢查,進行健康宣傳,發放相關手冊,觀看視頻,詢問病史以及用藥史等,給予影像學檢查和臨床實驗室檢查,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的建議。比較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妊娠結局。結果 經過不同健康檢查后,實驗組患者中,妊娠數為100例,15例患者為出現自然流產,2例患者為早產或者出生缺陷,不良妊娠結局概率為17.0%。對照組妊娠例數為120例,23例患者出現自然流產,8例患者出現早產兒即出生缺陷,不良妊娠結局率為25.8%。可得,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妊娠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能夠顯著降低降低不良妊娠結局,具有臨床推廣的意義。
【關鍵詞】孕前優生健康檢查;不良妊娠結局;臨床影響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0..02
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即對孕齡女性進行監護和檢測[1]。不良妊娠結局包括早產、先天性心臟病以及流產等。為了研究分析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對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的作用,選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接受免費孕前優生檢查的200對夫妻,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接受免費孕前優生檢查的200對夫妻為實驗組,對照組患者為未進行孕前優生檢查的200對夫妻。實驗組患者妊娠例數為100例,妊娠率為50.0%,對照組患者妊娠例數為120例,妊娠率為60.0%。實驗組年齡范圍為24歲到34歲,平均年齡為(28.87±4.19)歲。對照組年齡范圍為23~35歲,平均年齡為(28.81±4.23)歲。兩組患者在年齡以及妊娠率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對婦女進行婦科檢查,實驗組患者對夫妻雙方均進行相同的孕前健康優生檢查。比較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妊娠結局。孕前優生健康健康檢查主要包括優生健康教育、病史詢問、影像學檢查以及體格檢查和風險評估等內容[2]。需對計劃懷孕的夫婦進行健康宣傳,發放相關手冊,觀看視頻,詢問病史以及用藥史等,進行影像學檢查和臨床實驗室檢查,做好全面體格檢查工作,包括患者的血壓、身高以及體質量和生殖系統檢查,將檢查結果上報系統,進行風險評估,區分高風險人群和一般人群,并給予相應的咨詢指導,指導患者戒煙戒酒,脫離不良的生活習慣,發放葉酸,確定高風險對象,給予針對性建議和輔導。比較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妊娠結局。在檢查半年內每兩月進行隨訪知道受孕為止,半年未受孕,結束隨訪。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經過不同健康檢查后,實驗組患者中,妊娠數為100例,15例患者為出現自然流產,所占比例為15.0%,2例患者為早產或者出生缺陷,所占比例為2%,不良妊娠結局概率為17%。對照組妊娠例數為120例,23例患者出現自然流產,所占比例為19.2%,8例患者出現早產兒及出生缺陷,所占比例為6.7%,不良妊娠結局率為25.8%,詳見表1。可得,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妊娠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即對孕齡女性進行監護和檢測。不良妊娠結局是指在遺傳因素或者環境的影響下,在胎兒的發育期間,出現死胎以及流產和出生缺陷等現象[3]。相關資料顯示,導致圍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即不良妊娠結局。不良妊娠結局包括早產、先天性心臟病以及流產等。男士女士均需重視孕前檢查,才能夠增加生育健康寶寶的幾率,降低不良妊娠結局。孕前優生健康健康檢查主要包括優生健康教育[5]、病史詢問、影像學檢查以及體格檢查和風險評估等內容,能夠使孕齡婦女有準備的妊娠,經過合理的分析后,確定高風險對象,給予針對性建議和輔導,在妊娠期間合理服用葉酸,降低出生缺陷的發生概率,了解目標人群的環境威脅因素,給予針對性的建議。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為未進行孕前優生檢查的200對夫妻,實驗組對夫婦均進行孕前優生健康教育。經過不同健康檢查后,實驗組患者中,妊娠數為100例,15例患者為出現自然流產,2例患者為早產或者出生缺陷,不良妊娠結局概率為17.0%。對照組妊娠例數為120例,23例患者出現自然流產,8例患者出現早產兒即出生缺陷,不良妊娠結局率為25.8%。可得,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妊娠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綜上所述,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能夠在很大程度降低降低不良妊娠結局,具有臨床推廣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袁彥玲,葉漢風,速存梅,等.云南省農村育齡夫婦不良妊娠結局與危 險因素暴露關系研究[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2,20(7):463-466.
[2] 鄭曉英,宋新明,李成福,等.計劃與非計劃妊娠圍孕期環境危險因素暴露差異的分析[J].中國流行病學雜志,2014,29(3):216-219.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