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丹陽+尼曉麗
【摘要】目的 探究顱腦損傷患者高壓氧聯合心理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在2015年2月到2016年10月這個時間段內,在我院進行顱腦損傷治療的患者共計90例,并且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兩組,一組作為對照組,另一組作為觀察組,每組45例。對兩組患者均選擇使用高壓氧治療方式進行治療,之后進行高壓氧常規護理,觀察組則需要在此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干預方式。觀察患者的意識改善情況及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通過抑郁自評量表、焦慮自評量表來觀察患者的心理情況,并進行比較。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意識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后及8周后兩組患者的意識評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抑郁、焦躁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5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對應百分比69.33%(P<0.05)。結論 對進行顱腦損傷治療的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方式進行護理,與高壓氧常規護理相比,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方式的滿意程度,明顯緩解患者的抑郁、焦躁情緒,有助于顱腦損傷患者意識狀態的恢復,在臨床上是一種值得使用并將其推廣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顱腦損傷;高壓氧;心理護理干預;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6..02
顱腦損傷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外傷,可能和其他類型的損傷一起對機體造成影響,也可以獨立存在影響機體某些功能的實現[1]。顱腦損傷的發生率較高,可以占全部創傷比例的五分之一左右,是僅次于四肢創傷的第二大創傷類型,并且具有極高的死亡率,在所有創傷類型中占據第一位[2]。本文通過對進行顱腦損傷治療的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方式進行護理,發現其護理效果更好,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護理措施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2015年2月到2016年10月這個時間段內,在我院進行顱腦損傷治療的患者共計90例,并且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兩組,一組作為對照組,另一組作為觀察組,每組45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有22位,女性患者23位,年齡為52~74歲,平均年齡為(61.33±2.52)歲,其中原發性腦干損傷患者15例,硬膜外血腫患者16例,硬膜下血腫伴腦挫裂傷患者14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有29位,女性患者16位,年齡為24~57歲,平均年齡為(43.23±4.12)歲,其中原發性腦干損傷患者11例,硬膜外血腫患者18例,硬膜下血腫伴腦挫裂傷患者16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的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兩者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兩組患者均選擇使用高壓氧治療方式進行治療,高壓氧治療時間共8周。之后兩組均需進行高壓氧常規護理,對呼吸道進行管理,確保患者的呼吸順暢,無感染。在患者入艙前需要進行生命體征的相關檢查,以保證患者可以接收入艙治療,對于重癥患者必須做好每一個細節的檢查工作。入艙之后,護理工作人員需要時刻保持與患者之間的聯系,若是出現不適情況必須及時處理,出艙之后需要觀察患者是否產生任何不良反應,對各部分導管進行相應檢查,若無異常則可將患者送回病房。觀察組則需要在此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干預方式。在患者進行高壓氧治療之前需要減緩患者的抑郁焦躁情緒,使患者放松,在入艙治療過程中需要時刻注意患者的面部表情,觀察是否發生異常情況,通過與患者進行交流使之放松,降低焦慮情緒;出艙之后也要安撫患者的焦躁情緒,對患者進行鼓勵,增加他們對抗疾病的信心,同時需要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使他們能夠更好的幫助患者恢復
健康。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意識改善情況及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通過抑郁自評量表、焦慮自評量表來觀察患者的心理情況,并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在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數據都將會被保存在excel文檔中,并且將對這些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期間將會用到SPSS 13.0軟件。我們采用平均值±標準差的方式來表達計量資料,同時對組間比較進行t檢驗,使用(%)來表示技術資料,行x2檢驗,滿足P<0.05這個條件時才能表明這些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意識評分情況。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抑郁、焦躁情緒對比。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5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對應百分比69.33%(P<0.05)。
3 討 論
顱腦損傷會造成患者腦缺血或者是腦水腫,引起腦缺氧,或者改變顱內壓,從而引發相關病癥,只有及時或盡早發現腦水腫現象,并將其消除,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缺氧狀況,才能對顱腦損傷的治療起到積極作用[3]。顱腦損傷可以根據顱腦解剖部位來進行分類,分別是顱骨損傷、頭皮損傷、腦損傷,三種情況可以同時發生。根據顱內物質是否與外界發生聯系又可以分為開放性及閉合性顱腦損傷。
本次研究選取在我院進行顱腦損傷治療的患者共計9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兩組患者均選擇使用高壓氧治療方式進行治療,高壓氧治療時間共8周。之后兩組均需進行高壓氧常規護理。觀察組則需要在此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干預方式。研究發現,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意識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2周后及8周后兩組患者的意識評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抑郁、焦躁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對進行顱腦損傷治療的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方式進行護理,與高壓氧常規護理相比,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方式的滿意程度,明顯緩解患者的抑郁焦躁情緒,有助于顱腦損傷患者意識狀態的恢復,在臨床上是一種值得使用并將其推廣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楊 艷,張 禹,肖 宏,等.顱腦損傷患者高壓氧聯合心理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5,(29):122-125.
[2] 李鳳嬌.顱腦損傷患者高壓氧聯合心理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23):91-92.
[3] 丘喜玲.顱腦損傷患者采用高壓氧聯合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16):2128-2129.
本文編輯:王 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