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小平
【摘要】 目的:分析護理風險管理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手術潛在性傷害及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9月-2016年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行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信封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48)和試驗組(n=48),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護理風險管理,分析比較兩組患者意外事件發生率、并發癥發生率、放射曝光時間、手術穿刺時間、總手術時間、護理滿意度。結果:試驗組意外事件發生率、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字2=7.500、6.918、6.400,P<0.05)。試驗組放射曝光時間、手術穿刺時間、總手術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22.048、13.272、20.567,P<0.05)。結論:在冠心病手術介入治療患者臨床護理中,實施護理風險管理,既可減少意外事件發生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又可改善臨床指標,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護理風險管理; 冠心病; 手術潛在性傷害; 滿意度; 影響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040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01-0081-03
Influence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on Operation Potential Injury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Undergoing Interventional Therapy/QU Xiaopi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8,16(1):81-83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on the potential injury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undergoing interventional therapy.Method:From September 2015 to February 2016,96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underwent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s,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n=48)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n=48) by the random envelope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creased th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the accident rate,complication rate,radiation exposure time,operation time of puncture,the total operative time,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and analys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The accident rate,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字2=7.500,6.918,6.400,P<0.05).The radiation exposure time,operation puncture time and total operation tim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22.048,13.272,20.567,P<0.05).Conclusion:In the clinical care of coronary intervention patients,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ccidents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but also improve clinical indicators,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and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peration potential injury; Satisfaction; Influence;endprint
First-authors address:Macheng City Peoples Hospital,Macheng 438300,China
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者壞死,冠心病還包括冠脈炎癥、栓塞、痙攣等因素導致管腔狹窄或者閉塞,使得血液受阻,導致心臟供血量及供氧量不足,進而產生心絞痛[1]。在臨床治療冠心病時,通常采用介入療法,其具有見效快、創傷小、療效顯著等特點,已在臨床治療中廣泛應用[2]。但由于手術風險較高、術后并發癥較多,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及預后效果。因此,在冠心病介入治療過程中,給予護理風險管理,對提高臨床療效、降低手術潛在性傷害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分析護理風險管理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手術潛在性傷害及滿意度的影響,現將研究方法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9月-2016年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行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并排除認知功能障礙者及精神障礙者,采用隨機信封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48)和試驗組(n=48)。對照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40~70歲,平均(54.1±8.5)歲,其中冠狀動脈造影術30例、冠狀動脈腔內支架植入術18例;試驗組男26例、女22例,年齡38~68歲,平均(53.5±9.5)歲,其中冠狀動脈造影術32例、冠狀動脈腔內支架植入術1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對照組常規護理:做好術前準備及護理、術后常規護理、健康宣教等。(2)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護理風險管理:①建立完善的護理風險管理制度,制定護理風險管理制度,明確護理人員風險管理職責,分析討論護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現有的或是潛在的風險因素,培訓護理人員風險事件處理措施,讓其了解及掌握風險管理基本流程;同時定期組織護理人員總結護理風險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并針對問題及時調整風險管理制度,將其應用于實踐工作中,積極地預防風險事件[3];②術前護理,護理人員應加強風險管理意識,為患者普及術前健康知識,并向其講解治療方法、治療目的及相關注意事項,同時介紹主治醫生相關情況,讓患者對病情及醫生有所了解,消除不良心理,提高安全感,讓患者保持穩定的情緒接受治療;此外,在術前指導患者平臥時深呼吸、屏氣及用力咳嗽方法,加快術中機體排泄造影劑速度,同時指導患者如何在床上進行排尿;手術當天,給予患者備皮、佩戴腕帶、碘皮試等護理,并積極做好安全交接工作[4];③術中護理,護理人員應認真執行風險管理各項制度,掌握介入治療操作流程及規范的操作技術,積極預防不安全因素的發生,同時在無菌操作下,積極協助醫生開展手術,在手術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術中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如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立即采用相應的護理措施[5];④術后護理,術后,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給予其心電監護,觀察患者心電示波、穿刺部位,并積極預防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一旦出現及時采用有效的處理措施[6];⑤出院護理,患者出院前1 d,再次向其講解冠心病預防知識及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項,指導其用藥及飲食方式,提醒患者如有不適應立即到院就診,以免引發風險事件。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意外事件發生率、并發癥發生率、放射曝光時間、手術穿刺時間、總手術時間、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問卷調查表進行評價,評分標準:總評分>90分為非常滿意;總評分80~90分較滿意;總評分70~80分為滿意;總評分<70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較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意外事件發生率比較
試驗組意外事件發生率為10.4%(5/48),其中穿刺點出血1例、管道脫落1例、術中躁動1例、高敏反應2例;對照組意外事件發生率為27.1%(13/48),其中穿刺點出血3例、管道脫落4例、術中躁動2例、高敏反應4例。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7.500,P<0.05)。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放射曝光時間、手術穿刺時間、總手術時間比較
試驗組放射曝光時間、手術穿刺時間、總手術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3.8%(45/48),其中非常滿意26例、較滿意11例、滿意8例、不滿意3例;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5%(36/48),其中非常滿意19例、較滿意10例、滿意7例、不滿意12例。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6.400,P<0.05)。
3 討論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見病癥,其主要表現為冠狀動脈病變,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對患者各種內分泌和代謝都有嚴重的影響[7]。目前,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冠心病介入治療應用較為廣泛,其具有創傷小、安全性高、恢復快等特點,但由于病種較為特殊,會出現手術潛在性傷害,如采取措施不當,直接影響治療及預后效果[8]。因此,在臨床護理過程中,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對降低手術潛在性傷害、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風險護理管理是以患者為中心,主要是以預防為主,將其應用到冠心病介入治療過程中,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通過制定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提高護理人員風險管理意識,消除現有的和潛在的安全隱患,能降低手術潛在性傷害,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9]。將護理風險管理應用于術前護理中,向患者講解手術方法、治療目的及相關事項,讓患者了解病情及治療的重要性,可消除其不良心理狀態,提高治療信心[10]。術中,護理人員通過完善的護理風險管理流程,配合醫生操作,縮短放射時間、手術穿刺時間及手術時間,減少放射給患者及醫護人員造成的傷害;同時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從而減少術中意外事件發生率,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11]。術后嚴格執行風險管理各項制度,關注患者心電示波、穿刺部位等,積極預防皮下血腫、尿潴留等并發癥,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12]。endprint
綜上所述,將護理風險管理應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中,對減少手術潛在性傷害及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重要作用,應用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陳宜,張光君,黃明君.護理風險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2):207-209.
[2]汪海燕,孔艷,瑞瓊,等.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安徽醫藥,2014,18(10):2011-2012.
[3]李倩,梁欣.風險管理在減少冠心病介入手術傷害及提高護理滿意度中的應用[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6,14(3):231-233.
[4]王曉燕.舒適護理干預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圍手術期焦慮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內科,2014,9(6):761-763.
[5]李宇,崔瑩.循證護理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焦慮抑郁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7):19-21.
[6]王慧丹.綜合性護理干預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32):213-214.
[7]劉琪.護理風險管理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手術潛在性傷害及滿意度的影響[J].醫藥衛生:文摘版,2016,16(3):115.
[8]李倩,梁欣.風險管理在減少冠心病介入手術傷害及提高護理滿意度中的應用[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6,14(3):231-233.
[9]黃志娟.舒適護理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心理狀態及預后的影響[J].慢性病學雜志,2016,17(7):768-770.
[10]白雪,文倩.心臟康復護理對冠心病介入治療后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7(S2):480-481.
[11]張曉娟,周素紅,李洪艷.每日目標化臨床護理路徑在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23):119-121.
[12]婁邦秀.護理風險管理干預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護理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4):544-548.
(收稿日期:2017-05-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