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周芳平
【摘要】 目的:探討射頻消融技術治療快速心律失常患兒的護理措施及臨床效果。方法:選取70例在筆者所在醫院兒內科接受經導管射頻消融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雙盲法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實施針對性護理,評價手術成功率、術后復發率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兩組射頻消融成功率分別為94.3%和91.4%,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字2=0.215,P>0.05)。研究組復發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滿意度評價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字2=5.385、3.968、5.285,P<0.05)。結論:經導管射頻消融術治療小兒快速心律失常效果確切,成功率高;輔助針對性護理干預有助于降低手術復發率,減少并發癥發生,具有良好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 小兒; 快速心律失常; 射頻消融術; 針對性護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04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01-0101-02
快速性心律失常屬于兒科比較常見的一組心律失常,其中以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最為多見[1]。由于小兒頻繁的心動過速,極易導致心臟放大、心功能減低,誘發心動過速性心肌病,從而威脅小兒生命健康[2]。常規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存在毒副作用大的局限,經導管射頻消融術(RFCA)近年來廣泛應用于小兒快速心律失常臨床治療,其療效及安全性受到認可,不過術后復發及并發癥情況不容忽視[3-5]。鑒于圍術期護理對手術療效及預后有著重要的影響,本研究探討對快速心律失常患兒進行護理干預并對療效進行評價,旨在為改善手術預后提供一定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筆者所在醫院小兒內科7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手術指征且接受RFCA治療,排除器質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等患兒,按照隨機雙盲原則分為兩組。研究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3~18歲,平均(11.3±2.4)歲;就診時間3 d~9年,平均(3.5±1.6)年;疾病類型: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AVRT)18例,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AVNRT)10例,特發性室性心動過速(IVT)5例,房性心動過速(AT)和心房撲動(AF)各1例。對照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2~18歲,平均(10.5±2.5)歲;就診時間5 d~9年,平均(3.4±1.7)年;疾病類型:AVRT 20例,AVNRT 9例,IVT 4例,AT和AF各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小兒RFCA術后常規護理,研究組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2.1 術前護理 (1)心理干預。術前向患兒及家屬通俗易懂地介紹射頻消融的目的及相關注意事項,使其對RFCA加深了解,可介紹手術優勢及成功的案例,消除陌生帶來的焦慮、恐懼和緊張情緒[6]。待情緒平穩后,向患兒家屬介紹術后肢體制動、飲食、臥床、排便等日常護理的注意事項。對于年齡十分偏小的幼兒,可選擇撫摸、摟抱、誘導等方式,用幼兒能夠聽懂易接受的方式進行交談,充分做好撫慰工作,消除恐懼所帶來的依從性差問題。(2)指導術前準備工作。包括禁飲食、術后床上排便訓練等,盡早養成習慣。開展各項檢查,包括血尿便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心電圖和X線胸片等。叮囑術前3 d停用抗心律失常藥物。術前30 min對于哭鬧、情緒煩躁及行為異常的患兒,可給予肌注5~10 mg安定穩定情緒,左下肢或頭皮靜脈留針以為后期建立靜脈通路備用。
1.2.2 術中護理 RFCA術中因為導管位置容易對患兒心房或心室形成刺激,出現房室傳導阻滯、心律失常等。此階段必須嚴密監測患兒的生命體。保持患兒呼吸道通暢[7]。
1.2.3 術后護理。(1)綜合護理,包括心電監護、傷口處理、疼痛緩解及飲食護理。(2)重點針對潛在的并發癥進行觀察和護理。①穿刺口出血、血腫。穿刺部位出血是射頻消融術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小兒由于血管細易受導管損傷,加之術中肝素化而容易發生傷口出血。因此要密切觀察局部傷口有無滲血及血腫,觀察術肢的肢體皮溫、色澤變化,如發現下肢靜脈回流障礙,立即重新加壓包扎。②感染。對穿刺部位每日換藥,確保干燥,如出現紅腫、發熱等征兆,給予適量的抗生素治療。③心包填塞。該并發癥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因此要加強術后監測,盡早發現,通過心包穿刺引流的手段來緩解心包填塞癥狀。④心律失常。尤以房室傳導阻滯性心律失常居多,與射頻消融過程中房室結和希氏束損傷有關。因此在消融過程中,要有意識地通過心電圖觀察預防心律失常發生,若出現立即中斷手術。
1.2.4 出院指導 對于手術情況良好的患兒,一般只要術后監測生命體征穩定,24 h后即可出院,術后1周即可進入正常的生活狀態。出院前,要指導患兒及家屬做好穿刺部位皮膚清潔護理,初期避免接觸水以防感染。平時注意飲食營養,保持心情愉快。術后半年內復查1次,對于出現明顯胸悶、心悸等癥狀時,應及時跟醫院聯系或到醫院就診[8]。
1.3 觀察指標
術后隨訪1~3個月,以消融術后即刻及隨訪時的療效作為評定標準,成功標準為術后室性心動過速或室早消失,重復電生理檢查誘發或靜滴異丙腎上腺素,均不能誘發室速或室早。記錄術后復發率及并發癥發生率;調查患者滿意度,對于年齡小、認知能力差的患兒由其家長代為評價,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三個等級,總滿意度=(滿意+一般)/總例數×100%[4]。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endprint
2.1 兩組患兒手術情況
70例患兒平均手術時間為(99.56±55.24)min,平均X線曝光時間為(20.32±14.78)min。
2.2 兩組患兒消融成功、術后復發及并發癥隨訪情況比較
研究組成功消融33例,成功率為94.3%;對照組成功32例,
成功率為91.4%,兩組手術成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5例患兒手術未獲成功,其中3例系反復消融仍出現室性早搏,經研究后放棄消融;1例右側間隔部房室旁道影響手術時間;1例右側游離壁房室旁道,因年齡問題中止消融。術后無死亡病例。隨訪期內,研究組術后復發0例,對照組復發5例(15.6%),研究組術后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隨訪并發癥1例,為麻醉意外及血管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2.9%;對照組并發癥6例,其中2例完全性房室阻滯,4例麻醉意外及血管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17.1%。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患兒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4.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文獻[9]研究表明,RFCA治療兒童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成功率超過95%。該技術利用射頻電流的熱效能破壞心律失常病灶或阻斷折返途徑,達到根治心律失常的目的[10]。國內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應用RFCA治療兒童預激綜合征,證實其不僅創傷小,療效好,而且復發率低。
不過,RFCA術后并發癥問題始終不容忽視。美國兒科電生理學會分析報告認為兒童期射頻消融的主要并發癥發生率為2.9%,包括出血、房室傳導阻滯、心臟瓣膜損傷、刺激迷走神經反射、心肌穿孔等,且并發癥主要發生于手術早期,這些并發癥都影響到手術效果,甚至威脅小兒術后健康發育[11]。從護理角度上說,圍術期有效的護理能一定程度上降低RFCA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復發率,提高預后[12-14]。本研究對手術患者實施全程護理干預,重點強化潛在性的并發癥護理,旨在從預防角度減少并發癥發生。從結果看,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僅為2.9%(1/35),無復發,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7.1%、1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還能明顯提高患兒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另外,護理滿意度提高有助于顯著改善小兒對于手術及康復護理的依從性,對促進疾病恢復及早日康復出院有著積極的臨床意義[15]。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達到94.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針對性護理干預能夠提高護理滿意度評價。
綜上所述,經導管射頻消融術治療小兒快速心律失常效果確切,成功率高,輔助針對性護理干預有助于降低手術復發率,減少并發癥發生。不過由于本次選取樣本量有限,對于復發率的評價還具有一定局限性,有待于擴大樣本量進行長期跟蹤研究。
參考文獻
[1]劉云黎.護理干預對經導管射頻消融術治療快速心律失常患兒116例的療效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10):1545-1547.
[2]李濤.經導管射頻消融術治療快速心律失常臨床分析[J].首都醫藥,2014,21(22):28.
[3]賈鳳英,李玉梅.射頻消融治療快速心律失常的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27(2):319.
[4]陸克琴.舒適護理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行射頻消融術中的應用[J].安徽醫藥,2014,18(7):1388-1389.
[5]劉春萍,李俊峽,牛麗麗,等.快速心律失常復發再次行射頻消融術患者焦慮抑郁情況調查[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5,8(3):359-361.
[6]楊乙榮.循證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復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7):102-104.
[7]周建華,吳慧慧.射頻消融術在小兒快速心律失常中的療效分析[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5,8(2):245-247.
[8]蔡燦輝.腺樣體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對兒童慢性鼻竇炎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31):18-19.
[9]張樹蘭.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靜脈注射胺碘酮治療的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2017,31(5):115,117.
[10]李中元.胺腆酮對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23):42-43.
[11]林利,高路,崔烺,等.小兒左主動脈竇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心電生理特點和射頻消融治療[J].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2014,18(4):291-294.
[12]樊淑華,孫志春,豐雪.小兒腺樣體等離子射頻消融手術的護理配合[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5,38(5):67,69.
[13]葉贊凱,馬堅,張澍,等.83例小兒心律失常射頻消融手術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循環雜志,2013,28(1):33-36.
[14]陳明多.小兒鼾癥等離子射頻消融術的手術配合及護理[J].現代實用醫學,2013,25(7):828-829.
[15]李波,彭茜,鄭植,等.射頻消融術治療小兒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6):47-49.
(收稿日期:2017-09-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