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崇責
2018年1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專題聽取了《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調研報告》,肯定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積極成效,中央深改辦還建議向全國復制推廣。3月5日,“最多跑一次”改革更是被李克強總理寫進了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一時間,微信朋友圈就被“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續刷屏。猶記得2017年1月浙江剛剛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時候,周圍質疑者不在少數,甚至有人認為“最多跑一次”是“空口說大話”。為何短短一年時間,“最多跑一次”改革卻勢如破竹,贏得百姓紛紛點贊、企業普遍叫好,成了浙江改革的“金字招牌”?近日,筆者對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邏輯和路徑選擇進行了總結梳理,以期更好地推動浙江當好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排頭兵。
“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最大特點就是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作為對“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敗評價的唯一標尺。在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始終聚焦群眾與企業辦事的難點、痛點,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2017年下半年,省委省政府在多次調研“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發現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成為最受關注的話題,企業反映項目審批“費力、費時、費錢”。于是,省委省政府第一時間就把企業投資項目開工前“最多跑一次”改革作為2017年“兩個實質性突破”之一。省發展改革委迅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制定企業投資項目“最多跑一次”改革“三步走”計劃,通過開發建設浙江政務服務網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2.0版(下文簡稱“在線平臺”),加快推動標準地、承諾制改革、發改部門牽頭“一窗服務”、中介機構改革等各類改革試點,提前完成了年度“實質性突破”任務,項目業主獲得實實在在的便利。
“在繼承中發展創新”的迭代路徑。創新永無止境。歷史與現實,一向都是生生不息、逐步演進的連續體。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能在較短時間內迅速突破,與浙江歷屆政府持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是分不開的,與浙江服務型政府、數字型政府建設是分不開的,與浙江發達的數字經濟是分不開的。早在2013年11月,浙江就啟動了以“權力清單”為基礎的“三張清單一張網”建設。筆者作為最早的工作組成員,有幸參與了“三張清單一張網”工作設計與建設。按照袁家軍省長一貫倡導的“V型迭代”模式,當下的浙江政務服務網就是當年版本第N次迭代演化后的“高級版”,而“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三張清單一張網”的“關鍵一躍”。當然,繼承絕不是一成不變,而是要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更上一層樓”。以投資項目在線平臺為例,2016年省發展改革委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分級建設了在線平臺1.0版,實現了全省投資項目數據統一歸集。2017年,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更高要求,高水平建設了省市縣縱向一體化、橫向協同化的在線審批監管平臺2.0版。今后,必定還要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甚至區塊鏈等先進技術繼續創新在線平臺,持續釋放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紅利。
共享開放的實施理念。流程再造優化是重點。由于我國傳統的行政體制,導致了人民群眾、企業到政府辦事流程往往是條塊分割的。例如辦理不動產登記這件事,就關系國土、建設(房管)、稅務三個部門,還涉及到銀行等金融機構,過去辦證“一件事”被人為拆分成了多個事項,群眾往往需要“跑不同部門、一個部門跑N次”。實施“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后,通過后臺數據打通的方式,實現了“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路”,再造了行政辦事流程,實現了不動產登記“最多跑一次”。作為“硬骨頭”的企業投資項目審批,系統打通的難度和發揮的作用更是巨大。省發展改革委始終堅持開放共享的原則,依托浙江政務服務網統一的權力運行系統實現了全省項目審批事項辦理123個相關信息系統,全部與在線平臺2.0版系統打通和數據共享的目標,突破了項目審批部門之間、審批事項之間“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瓶頸,實現了通過唯一的項目代碼掌握投資項目全流程的審批痕跡。“最多跑一次”改革實現了群眾、企業辦事從“找部門”到“找政府”的轉變,而政府則實現了權力運行從“處科股”小循環,變成部門內部“中循環”,進而向跨部門“大循環”的轉變。
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浙江必定會在新的起點上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將“最多跑一次”改革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