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酬
營商環境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企業的壯大,創新創業的活躍,須臾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步入新時代,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對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是提出了新要求。進入2018年,國務院首次常務會議的首個議題,即是部署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而同在新年伊始之際,“桔子水晶”創始人吳海針對營商環境于第二封信中再次“大倒苦水”,連同此前知名企業家的一幕“雪地陳情”,引發國內工商業界一眾密集吐槽,將國人視線聚焦于營商環境。究其根本因由,在于這契合了國人于斯的負面憂慮。亦照鑒營商環境在特定區間之公權劣化,更為彰顯國家層面改善營商環境的緊迫感。
近年來,積極改善營商環境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不少“短板”存在,優化營商環境的課題需要進一步破解。在一些地方,手續繁瑣、效率低下、遇事“推繞拖”等不作為現象依然存在;有的政府部門缺乏誠信,出爾反爾朝令夕改;有的干部新官不理舊賬,決策上翻燒餅、瞎折騰;有的部門不依法行政,肆意執法侵擾企業;有的把企業當唐僧肉,伺機得而嘗之;有的市場準入整彈性門檻,搞地方保護,隱性壁壘不同程度存在;更為令人觸目驚心的是亦官亦商橫行一方,欺凌打壓同業民企,甚或濫用公權,巧取豪奪等等,即日前亞布力事件所披露之關東怪現狀。由此可見,還中國營商環境一個朗朗乾坤,的確是一項道阻且長的系統工程。
毋庸諱言,物流業對營商環境的優化更為迫切。物流業銜接生產和消費,已經成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也是目前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力引擎。然而,由于物流業起步晚、起點低,長期存在成本高、效率差等問題,全行業絕大多數企業還處于小、散、弱、亂、差等狀態,多數企業運營環境欠佳,中小公路貨運、倉儲企業尤甚。而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助力物流業翻溝過坎,既屬當務之急,亦是頂層設計降低物流成本的題中應有之義。
營商環境決定國家之興衰,決定行業之成敗。應當指出,物流業營商環境的有效改善,一則有利于市場資源的聚集和疊加,再則有利予激勵企業創新動力,三則有利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新時代如何發展新物流,是擺在中國物流業面前的新課題、新任務。相關責任主體唯有時刻傾聽社情民意、企業呼聲,且聞過則喜、立改立行,才能為實現物流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堅實的基礎。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