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蒲一碗
陳明權是泰樂琪軟件公司的一名程序設計員。一天,他帶兒子去公園散步,經過一個十字路口時,兒子突然指著花壇里一叢黃色的小花問:“爸爸,這是什么花?”
陳明權被問懵了,一時答不上話。兒子很失望:“爸爸,你不是程序設計師嗎,為什么不能設計一個讓人一輸入圖片就知道它是什么花的軟件?”聽了兒子的話,陳明權若有所思。
回到家后,他和公司的伙伴們討論了一番,幾個人都覺得,其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求知欲,很多時候不是大家不想認識大自然,而是缺乏了解的渠道。有了這個想法,陳明權當下決定,與小伙伴一起開發一款幫助大眾了解花草知識的App。

形色App
經過三個星期的研究設計,陳明權的團隊開發出“形色”App,用戶只需上傳花草的照片,就可以在手機端獲知該植物的名稱。
中國自然標本館的陳彬博士是“形色”的忠實用戶,他在微信群留言,認為“形色”的詞條比較粗糙,花草的名稱、種類等也存在一些差錯。
為解決專業性不足的問題,陳明權專門去上海拜訪了陳博士,陳博士欣然答應幫助他們梳理相關內容。也有一些忠實粉絲不滿足只查看自己拍攝植物的名稱,于是,“形色”增加了地圖功能,用戶拍照后,相應的植物信息會在地圖上顯示,其他人可查看附近長有什么植物。
經過一次次修改完善,“形色”的識別準確率越來越高,能識別4 000種以上植物。每次識別植物時,軟件會自動為其搭配相關的古詩詞,還能將網友上傳的優質內容推薦到首屏。有人用花草圖片將《紅樓夢》寶玉生日的經典場景重現,有人用圖文講述桂月的來歷以及桂花料理的制作方法,還有人用各種各樣的植物展現《詩經》的浪漫……
在“形色”的線下活動中,陳明權這樣說道:“開發‘形色’的初衷僅僅是因為創造一件事情時的樂趣,這一過程讓我們踮起腳尖,遇見了世界的美好,讓我們的人生變得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