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雙胞胎姐妹“手牽手”出生,好似“前世約定”

美國俄亥俄州的母親莎拉已經有了一個兒子,當第二胎去檢查時,醫生告知是雙胞胎,并且還是單羊膜雙胞胎,這意味著她們共享同一個胎盤和羊膜囊。這種狀況下的雙胞胎有缺氧的風險,而且還容易臍帶互相纏繞,甚至有可能成為連體嬰。在床上忐忑地安胎57天、懷孕33周的情況下,莎拉順利剖腹產下這對雙胞胎姐妹。有趣的是,這對打娘胎就與眾不同的雙胞胎非常配合,出生時就牽著小手,好似“相約”來到這個世界一般。如今長大的姐妹倆依然很相愛,只要她們在彼此身邊,就會牽著對方的手。(采自搜狐健康網)
隴南| 6歲重癥女孩:如果我離開請幫我穿上公主裙
“爸爸,如果治不好,我可以穿著公主裙帶上皇冠離開嗎?”這是6歲的白血病女孩唐鶴寧在極度疼痛和虛弱的時候對爸爸說的一句話。爸爸心痛地回答她:“寧寧可以天天穿公主裙,但絕不容許離開爸媽。”

2017年6月份,來自甘肅省隴南市的小寧寧突然高燒不退以至于昏迷,父親唐海峰帶著孩子幾經折騰后,被醫生告知患有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
小寧寧一直希望自己能像動畫片里的公主一樣,穿上漂亮的裙子。由于家庭條件限制,她一直穿著姐姐的舊衣服,沒有一件是新的,唐海峰和妻子花了45元錢買來公主裙,完成孩子的心愿。(采自鳳凰網)
南京醫生開顱手術中以聊天“喚醒”患者
南京鼓樓醫院實施了這樣一場開顱手術。“動動腳,動動手”,處在開顱狀態下的患者,能夠根據醫生的指令動腳、捏拳頭。而此時,幾名醫生正在為他切除腦部的腫瘤。
患者張先生今年34歲,是一名IT工程師。一個月前,他在睡夢中突發癲癇。經診斷,張先生患上了膠質瘤。膠質瘤位置十分特殊,位于大腦運動區,手術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患者偏癱。

神經外科副主任倪紅斌說:“如果手術中不喚醒,很盲目地切除腫瘤,那么在切除腫瘤的過程中可能會影響到中央功能區、運動區、語言區。術中喚醒運用在切除過程中,能夠觀察病人的肢體活動狀況,有效保證病人肢體活動良好。”
術后,目前張先生肢體運動、語言功能都十分正常。(采自人民網)
暖心!攝影師為患病兒童拍超級英雄照片

32歲的攝影師喬什·羅西為6個勇敢的孩子拍攝了一組《正義聯盟》的精美照片,他們年齡在2~9歲之間。“神奇女俠”“閃電俠”“超人”是這些患有不同癌癥的孩子們所扮演的角色,這些孩子有的只有一半心臟,有的雙截肢,有的患有眼癌,有的患有嚴重自閉癥。喬什·羅西用相機和特效讓身患重疾的孩子們變身為自己喜歡的超級英雄,從而激勵這些小朋友堅強的生活下去。(采自騰訊健康網)
90歲老奶奶愛攝影、愛生活

西本貴美子來自日本熊本,今年已經90歲了。老奶奶看上去就像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退休“路人”,可跟隨著她的生活步伐就會發現,西本奶奶特別愛攝影,加上本性愛鬧騰,她的攝影風格搞笑又可愛。西本奶奶會在動物園扮成“大猩猩”,“戲精”上身地制造“車禍”現場,穿成“花仙子”和小鳥面對面,還能秒變“娃娃”。西本女士在自己的晚年生活中找到了樂趣,也樂于把快樂分享給大家,更成為了許多年輕人的榜樣。(采自網易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