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為康
在翻閱一些醫療信息時,一則報道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仔細閱讀后,發現原來還是有些事情是會違背“常理”,由此可以引申出人們在養生保健中需要格外關注的問題。
這一則消息是這么說的:在2017年8月22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院的TheodoreBrasky等開展的一項研究證實,長期服用大劑量維生素B6和B12補充劑可增高肺癌風險。與未服用維生素B6和B12補充劑的男性相比,大劑量服用二者超過10年,男性的肺癌風險增高2.4倍,在吸煙人群中這一風險更高。那么我用通俗的話來解釋一下這個報道:美國人對77118位正常人為期10年的調查研究后發現,每日攝入維生素B6超過20毫克,維生素B12超過55微克,持續10年,那么相對于不補充維生素B6和B12的男性,補充維生素的男性患肺癌的概率提高2倍。如果即補充維生素又吸煙的男性,他們相對于正常人肺癌發病風險提高3倍。以上結論研究者已經排除了可能會引起肺癌的多個因素,包括個人吸煙史、年齡、種族、受教育程度、身體質量、飲酒情況、癌癥病史或慢性肺病史、肺癌家族史以及抗炎藥物的使用情況等。那么為什么會只對于男性有這一個情況,而女性沒有呢?研究者解釋了一種可能性,因為男性和女性對煙草誘發的肺癌有不同的敏感性,吸煙男性長期攝入大劑量維生素B6和B12或會促進細胞快速生長,加速已經突變的細胞發生癌變。這一個研究結論和以往的預防癌癥知識恰恰相反,以往研究認為攝入B族維生素能預防和抑制腫瘤,但是現在卻出現了與以往相反的情況。
病人吃的保健品可謂五花八門,往往自己都不認識包裝盒上的字就敢大把大把地往嘴里放,幫他們看過說明書以后才發現這只是單純的維生素補充劑時,他們頓時恍然大悟。但是至少按照原來的觀點就浪費點錢罷了,沒有什么壞處。而這篇報道提示了我們和病人,有些情況并不是單純“無益也無害”這么簡單,可能在若干年后研究發現,我們現在流行的很多保健品可能是致癌的,事實有時就是這么危言聳聽,上面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我們一直是反對盲目地大量服用保健品,主張自然、適量的食療,人工合成的物質副作用可能會在十幾年后才會出現。如果病人除了一日三餐正常飲食外需要額外補充人工的營養素時,希望病友們三思而行,畢竟我們花錢想買的是健康,而不是疾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