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立金 邢進軍
[案情]犯罪嫌疑人馮某系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實際負責人。2008年至2011年期間,馮某為了方便客戶辦理銀行按揭手續,私刻了某縣司法局、某啤酒有限公司、某縣民政局等單位的8枚印章用于制作客戶收入證明、單身證明等。2013年7月11日因被相關單位提出控告而案發,公安機關于同日立案偵查,并收繳了偽造的印章。馮某于次日投案,對其犯罪事實供認不諱。馮某于2017年8月17日被某市公安分局取保候審,2018年8月7日變更為監視居住。該案于2018年8月10日移送審查起訴。經查,馮某在投案后至移送審查起訴期間一直在家。
本案爭議焦點是該案是否已過追訴時效期限。馮某能否適用追訴時效期限延長制度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關鍵。第一種意見認為,本案適用追訴時效期限延長制度,未過追訴時效期限。被害人報案后,公安機關已于2013年7月11日立案偵查,只要一經立案,案件就不再受追訴時效期限的限制。第二種意見認為,本案已過追訴時效期限。案發后公安機關雖立案偵查,但馮某沒有逃避偵查的行為,不符合《刑法》第88條關于追訴時效期限延長規定,不應受到追訴。
[速解]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首先,《刑法》第88條第1款和第2款對追訴時效期限有明確的規定?!疤颖軅刹楹蛯徟小睉抻谥率箓刹?、審判工作無法進行的逃避行為,包括主、客觀兩個方面,即犯罪嫌疑人主觀上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將受到法律制裁,而決意逃避這種打擊與制裁,客觀上采取了潛逃、隱匿或其他方法,躲避刑事追究。從這個角度來講,只要沒有刻意逃避偵查的積極行為,犯罪嫌疑人就應受到追訴時效保護。本案公安機關在追訴期內立案偵查,但在立案偵查后嫌疑人主觀上沒有逃避偵查的意圖,客觀上沒有逃避偵查的行為,不符合追訴時效延長條件。
其次,偵查機關已在追訴時效期限內啟動立案程序,但并不意味著追訴時效期限就可無限順延?!缎淌略V訟法》第16條規定“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這說明追訴不只是起訴的含義,而是包括了偵查、起訴、審判的全過程,追訴期限應從犯罪之日計算到審判之日止,犯罪已過追訴期限的,訴訟程序進行到任何階段都應就此終止,而不應僅因偵查機關立案就可以無限延長。換言之,在司法實踐中除《刑法》第88條規定的不受追訴時效期限限制情形外,任何案件追訴時效期限均應當按照《刑法》第87條和《刑事訴訟法》第16規定執行。
最后,從立法本意來看,我國《刑法》規定追訴時效制度旨在實現犯罪預防,體現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追訴時效的意義一方面在于促使犯罪人在沒有受到國家刑事責任追究的情況下悔過自新,另一方面是為了限制國家刑事追訴權。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負責人在2015年7月9日就第六批指導性案例答記者問時明確指出:“時效規定在促使和激勵犯罪分子改過自新、實現預防犯罪目的、節約司法資源、便于司法機關集中精力打擊現行犯罪和維護社會關系持續穩定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一般來說,犯罪人實施犯罪后較長時間內沒有再犯罪,說明其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改造,犯罪危險性已經減弱,隨著犯罪影響逐漸消失,犯罪破壞的社會秩序得到恢復,實際上已經達到了適用刑罰和教育改造犯罪分子的效果,再對其追訴不僅沒有必要,而且會使已經趨于穩定的社會關系重新變得不穩定,甚至引發激化新的社會矛盾。”本案是因偵查機關久拖未決導致超過追訴時效期限,按法律規定不應追究馮某的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