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柯橋區行政審批局
牢牢抓住涉審中介機構改革這個突破口,開發投資項目行政審批中介評估聯合服務系統平臺,設立聯合服務專窗、聯合服務專網、信用專評,推動項目申報、中介評估、部門審批全流程網上運行,項目業主只需通過中介信息平臺,選擇一家“中介機構聯合服務”,即可“統一受理、分送相關、并聯開展、一站完成”,實現“一次發布需求、一家聯合體服務、多項評估同步編制”的“一站式服務”工作模式,大大縮短了評估時間,加快了項目審批,降低了企業成本
近年來,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企業投資項目“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確保企業投資項目竣工前“最多跑一次”,柯橋區牢牢抓住涉審中介機構改革這個突破口,開發了投資項目行政審批中介評估聯合服務系統平臺,并將其與投資項目2.0版本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進行互聯互通,推動項目申報、中介評估、部門審批全流程網上運行,項目業主只需通過中介信息平臺,選擇一家“中介機構聯合服務”,即可“統一受理、分送相關、并聯開展、一站完成”,開展可研性報告、環評、能評、水保、安全、建筑節能評估6個事項的聯合評價中介服務,實現“一次發布需求、一家聯合體服務、多項評估同步編制”的“一站式服務”工作模式。該項制度的實施,大大縮短了評估時間,加快了項目審批,降低了企業成本,目前已受理完成45只項目。同時,印發了《柯橋區開展投資項目行政審批中介評估聯合服務制度實施方案》,為扭轉中介機構沒有服務承諾時間、收費標準不統一、服務質量不高的狀況,柯橋區設定統一的中介服務從業標準,出臺管理考核機制,對入駐中介機構實行全方位、全過程的跟蹤管理,切實提升中介服務水平。
設立“中介評估聯合服務專窗”。在柯橋區行政服務中心“中介超市”設立中介評估聯合服務專窗。通過“業主自主選擇、聯合體隨機組合”的操作原則,優化流程,精簡手續。專窗做好對業主的業務咨詢和基本信息采集、將符合條件的項目通過專網推送至相關審批部門,審批部門進行審核并提出需要評估的事項清單及工作要求,由專窗匯總并反饋至項目業主、監督管理中介機構網上辦件情況。
開發運行中介評估聯合服務“專網”。依托柯橋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網系統,開發了投資項目行政審批中介評估聯合服務系統專網。項目業主根據審批需求在專網發布信息,擇優選擇中介機構,組成中介機構聯合服務。被選定的中介機構在專網上接單、受理提交材料、項目聯合踏勘、上傳評估報告,同步開展各類評估報告的編制工作,快速完成評估一條龍服務,建立“申報項目信息、選定評估事項、形成中介聯合服務、聯合開展評估、成果上傳專網”的網上全流程投資項目行政審批中介機構評估聯合服務制度。
建立中介機構信用“專評”。建立以服務質量、服務效率及服務水平為考評核心的中介機構信用評價制度。通過信用評價,建立行業誠信檔案,規范中介行為,確保評估文本正確規范,評估服務優質高效。對各相關中介機構的業務承接能力、信用情況、收費情況在網上信息公開,便于項目業主自由選擇。讓中介機構優秀的信用評價成為它在“專網”上的一張金名片。
實行“三個統一”。統一承諾時間。根據服務項目分類制定服務承諾時限,平均辦結時間比原先縮短30%左右。統一收費標準。參考國家有關部門、行業主管部門、物價部門制定的收費標準,結合柯橋區實際,由物價部門會同行業主管部門統一中介服務收費標準區間,平均下浮各類服務收費25%左右。統一服務標準。對入駐“中介超市”的中介機構,要求全面執行規范化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推行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等一系列制度,規范服務行為。
建立“三大機制”。備案管理機制。凡進入柯橋區中介市場的中介服務機構必須事先向區中介機構管理服務中心辦理入駐手續,向行業主管部門申請備案管理,并簽訂服務承諾書,保證服務質量。考核評定機制。定期開展對入駐中介機構的辦件統計、跟蹤回訪等工作,每半年對中介機構執行服務承諾時間、提前辦結率、收費情況、市場信譽度等內容進行考核,并公布考核結果。清退淘汰機制。堅持“能進能出”的工作機制,對入駐“中介超市”的中介機構實行動態管理,建立長效機制。對兩年內累計兩次考核不合格的,清退出柯橋區中介市場1年;對出現嚴重超期辦結或嚴重違反《柯橋區涉及企業投資項目中介機構管理暫行辦法》等現象的,實行一票否決制,清退出柯橋區中介市場2年。
強化網上運行監管。開發運行行政審批中介評估聯合服務系統平臺,對入駐“中介超市”的中介機構全部實行網上管理,著重對服務承諾時間進行監督,累計收辦件2973件,辦結2939件,按時辦結率達100%。
將清理規范中介服務事項、破除涉審“紅頂中介”作為推進中介服務市場化改革的突破口。
梳理涉審中介和服務事項兩張清單。涉審中介事項清理規范工作,將各部門在開展行政審批過程中,要求申請人委托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機構開展的作為行政審批受理條件的有償服務列入清查范圍,梳理出涉及行政審批的中介機構共34家、中介服務事項113項。
推進“紅頂中介”脫鉤改制。按照“政事分開、分類指導、脫鉤(過渡)規范、穩步推進”的思路,對行政審批部門所屬的事業單位、主管的社會組織及其舉辦的企業進行轉企改制或與主管部門脫鉤,切斷中介服務利益關聯。對區建設局下屬的圖安建筑設計咨詢公司、地基基礎測試技術研究所,區規劃分局屬的越州都市規劃設計院,區農林局下屬的稽山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所等壟斷性中介機構通過平移或轉資方式與主管部門脫鉤,完成市場化改革。
引進拆分相結合激活市場。通過對現有的壟斷性中介機構進行拆分,使柯橋區域范圍內的壟斷性中介經營資質達到2家以上;同時,對同一性質的中介機構確實難以通過拆分達到2家以上的,通過清理取消各種行業性、區域性的中介市場保護政策,大力吸引國內知名中介機構入駐柯橋,形成有效競爭。累計已引入區外中介機構163家,占全部入駐中介機構的88%。
提升了辦事效率。柯橋區將企業投資項目報批所需的多項評估事項依托投資項目行政審批中介評估聯合服務系統,以“服務優化、資源整合、效率提升”的工作宗旨,真正實現“一次發布需求、一家聯合體服務、多項評估同步編制”的一站式服務新模式。可研報告、環評、能評、水保、安全、建筑節能評估六個評估事項的聯合評價,讓企業享受到“一次咨詢、一次答復、全盤了解、提前謀劃”的網上新時代審批“數據來跑腿”的福利。
優化了服務流程。將所有的評估事項、評估機構整合在一起形成評估事項統計清單和中介機構選擇清單。項目業主僅需對照“兩張清單”進行選擇,即可明確評估事項、了解各相關中介機構的業務承接能力、信用情況和收費情況,擇優選擇中介機構組成聯合服務。在確定好聯合體后,實現六次資料提交壓縮為一次提交全程共享、六次現場踏勘合為一次聯合踏勘、六次評估反饋并為專窗一次統一反饋的“文本資料共享、會議聯合召開、現場聯合踏勘、評估成本降低”省時又省錢的評估新模式。
減輕了企業負擔。“申報項目信息、選定評估事項、形成中介聯合服務、聯合開展評估、成果上傳專網”的全流程中介機構評估聯合體制度的實施,讓柯橋區的項目業主委托各項評估事項省時又省力。目前,通過“專窗”“專網”全程代辦服務,已有65只項目完成中介聯合評估服務,項目業主平均少跑25次以上,申報材料平均減少46份以上,辦理時間由原先的平均4個月縮短至1個月,平均下浮各類中介服務收費25%左右,讓企業辦事省時又省力。
健全完善長效機制。在目前投資項目行政審批中介評估聯合服務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中介超市一張網,實現“中介超市”2.0版本,做好與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的無縫對接。在中介機構完成評估報告的同時,加入政府買單的第三方評估機制,做到審批窗口受理時,評估文本全部由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技術審查完畢,助力“最多跑一次”無差別受理。實現受理辦件零退件,助推中介服務與投資項目審批無縫對接。
著力強化過程監督。要求柯橋區承接中介評估的機構,一律必須上專網進行辦理。對未使用柯橋區投資項目行政審批中介評估聯合服務系統平臺的中介機構將實行一票否決制,清退出柯橋區中介市場。建立中介服務結果共用互認、業主中介機構雙向公開選擇、網上競價和網上考核評價等機制,著力打破地域限制,打造公開公正公平、競爭充分有序的中介服務管理平臺。實施項目審批服務全流程電子監察,構建中介服務全流程監管體系。
大力加強輿論宣傳。全方位多層級的加強各類媒體輿論宣傳力度。特別是要求區級各有關部門,積極做好投資項目行政審批中介評估聯合服務制度的宣傳工作,引導企業和群眾充分知曉改革內容、積極參與改革進程、自覺應用改革成果。充分運用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移動客戶端等平臺,做好“最多跑一次”相關報道。同時出臺宣傳信息考核辦法,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讓我們的改革深入人心、工作取得實效、服務貼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