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縣財政局
改變傳統財政資金直補形式,以中央財政1000萬元撬動聯合社出資,共同組建農業信貸補償基金。創新推出“貸款貼息+資本合作+銀行信貸”新型農業信貸擔保補償模式,有效解決農業生產主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形成了“產前金融支持、產中技術幫扶、產后產品銷售”三位一體的“兩山模式”,實現了政府與市場共贏、金融與產業共贏、社員與聯合社共贏
2015年,時值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兩山”理念十周年之際,安吉縣財政局抓住了中央財政支持農民合作社在安吉創新試點的契機,在省財政廳、安吉縣委縣政府的關心指導下,大膽探索、獨辟蹊徑,創新成立了“安吉兩山農林合作社聯合社”(以下簡稱“兩山聯合社”)。成立以來,兩山聯合社以“兩山就是安吉農民的金山銀山”為服務宗旨,逐步探索出一種以綠色金融支農為切入點,通過“產前金融支持、產中技術幫扶、產后產品銷售”三位一體的“兩山模式”支持“三農”發展,取得了多方共贏的初步成效,并受到國家財政部、農業部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肯定。
安吉兩山聯合社于2015年8月19日正式成立,由代表安吉農林業重點行業的茶葉、竹業、畜牧業、果蔬等7家龍頭企業及合作社為核心社員發起組建,注冊資金5000萬元,中央財政注入風險金1000萬元。聯合社吸收了縣域31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及農業企業為社員,直接帶動農戶6000多家,以綠色金融創新支農為切入點,開展融資擔保、資金互助、農業產業化服務支持農民合作社抱團發展,是為安吉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提供“產前金融支持、產中技術幫扶、產后產品銷售”三位一體服務的農業全產業鏈服務平臺。
2017年1月,安吉兩山農林合作社聯合社經省工商局變更,升格為“浙江兩山農林合作社聯合社”,同時下轄成立了浙江兩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浙江兩山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安吉兩山非融資性農林擔保有限公司、安吉兩山農民資金互助會等。2016年9月,聯合社在衢州市常山縣成功復制了“常山兩山農林合作社聯合社”。2017年11月,“湖州吳興兩山農林合作社聯合社”正式開張營業。
金融支農機制創新。通過財政資金的以點帶面效應,導入金融扶持合作社發展機制,將中央財政1000萬元試點資金注入兩山聯合社作為風險資金池,并與兩山聯合社5000萬元注冊資金,以1∶10的比例放大爭取安吉農商銀行支持“三農”信貸資金6億元,實現了財政資金撬動60倍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的放大作用。
涉農主體融資創新。以破解“三農”融資難、融資貴這一痛點出發,與安吉農商銀行共同創新開發綠色金融新產品“兩山農林貸”,重點在擔保中盤活農業生產資源,探索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茶園證等抵押形式,切實盤活“三農”“沉睡資產”和民間資本。如對茶農持有的安吉白茶茶園證進行評估,按照0.5—2萬元/畝的價值無需茶農提供其他保證措施為其貸款擔保。
政、銀、企合作支農創新。搭建了以政府為引導、財政資金為支撐、安吉農商銀行為金融支持主體、兩山聯合社為實施主體、農民合作社為受益主體的協作框架,“五指合成拳”,建立了一個支持“三農”發展的創新合作平臺。
在解決涉農經營主體擔保難、融資貴問題上有新突破。由兩山聯合社擔保的涉農貸款,農商銀行放款利率按基準利率下浮10%執行,兩山聯合社收取1.2%-2%的擔保及盡調服務費,大大降低了涉農主體的融資成本。同時為確保安吉農商銀行作為市場經營主體的合理經營利潤,縣財政每年按“兩山農林貸”放貸的金額按基準利率貼息40%給安吉農商銀行,并給與兩山聯合社按照日均擔保額度2%補貼,用于確保兩山聯合社正常經費開支及彌補擔保壞賬損失儲備,達到了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農商銀行“三農”市場業務拓展、農戶得實惠、兩山聯合社持久發展的四贏局面。截至目前,僅安吉兩山聯合社就為社員累計擔保達4.3億元,在保金額2.4億元,為社員解決擔保難的同時,節約了利息支出860余萬元;為300余家社員提供短融及資金互助業務,金額達到15億元,為社員節約資金成本1000余萬元。安吉兩山聯合社支持的合作社及涉農企業共實現農業總產值超10億元。
在農業產業化服務創新上有新突破。由兩山聯合社全額出資注冊成立“浙江兩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立起產中技術幫扶和產后產品銷售的農業產業化服務平臺,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服務。通過兩山農業積極開展農林業技術培訓、農業無人機植保、農資服務、代理記賬等七大產中技術幫扶。
在農產品統一銷售上有新突破。注冊了“兩山”商標,統一品牌、統一標準、統一營銷,與天貓生鮮、快抱團等合作,在江蘇、上海、杭州、湖州等設立兩山農副產品經銷點,初步搭建起線上線下聯動銷售渠道。目前主要推出了兩山安吉冬筍、白茶、高山綠茶、山核桃及兩山常山胡柚、山茶油等兩山品牌系列農副產品。近兩年兩山安吉冬筍銷售價達60元/斤,高出市場價格5倍。
最大程度盤活涉農可利用資產,反擔保措施可以是流轉土地經營權抵押、林權抵押、股權質押、房地產二抵、保證等多種形式,大大解決了涉農企業擔保難問題。
實施風險共擔,構建5∶3∶2的三方風險共擔防控機制,將中央財政補助的1000萬元風險金作為固定風險資金池,一旦發生擔保代償由風險資金池先行支付,再由兩山聯合社作為經營主體出資50%、縣財政和安吉農商銀行各出資30%和20%補足風險資金池,確保風險資金池總額不低于1000萬元,形成長效多元的風險防控機制。目前,兩山聯合社又與省農擔公司簽定了合作協議,兩山聯合社承擔的50%的風險中,由省農擔公司再承擔25%。
聯合社開展追索,對于代償部分由安吉農商銀行和兩山聯合社共同行使追索權,追回資金返存風險資金池,確保風險資金池持續循環運行。由此,形成了財政、銀行、聯合社風險共擔、合力支農的合作模式。
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是安吉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內容,兩山聯合社在發展壯大中也秉承這一理念。
推廣綠色信貸產品。始終堅持以綠色金融創新來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兩山農林貸”是兩山聯合社與安吉農商銀行合作推出第一個綠色信貸產品,為合作社及農業企業提供了30-300萬元的擔保貸款,2016年獲得了浙江農信系統創新金獎;“兩山白茶貸”是目前聯合社推出的新產品,無需反擔保措施快速解決了100萬元以下的茶農資金需求;“兩山創業小貸”無需創業農民提供任何擔保,僅憑個人誠信積累,就可以通過兩山聯合社向農商銀行申請1—30萬元的創業性貸款;“兩山鄉居貸”通過貸給村集體100—600萬元,幫助村集體盤活農村閑置農房和宅基地作為村級物業開發與經營來壯大村集體經濟,推動鄉村發展。
生產綠色農副產品。在農業、林業等部門的指導下,嚴格按照標準生產、包裝農副產品,在合作社農副產品生長及收獲過程均參與跟蹤,及時對農藥、化肥等使用對產品的影響進行檢測,部分產品實現可追溯體系。
培育綠色生態理念。兩山聯合社在產中技術服務過程中,聯合省相關農技科研機構、院校積極開展農民農業技術培訓,加強農技指導,讓農民樹立綠色生態理念。
一直以來,兩山聯合社始終踐行“兩山”理念,致力于通過金融創新撬動綠水青山轉化為農民的金山銀山,實現了政府與市場共贏、金融與產業共贏、社員與聯合社共贏。
2017年6月,浙江省委書記車俊、省長袁家軍分別給兩山聯合社作出重要批示,給予肯定,批示指出兩山聯合社運行模式是浙江農村“三位一體”改革的深化和發展,具有示范意義。時任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指出兩山聯合社是真正解決農村金融和產業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問題的有效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