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武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積累和豐富起來的一項寶貴的文化遺產。那種飛檐走壁、瀟灑恣意、仗劍走江湖、天地任我行的暢快淋漓,著實令我心生向往。前幾日,我們《小主人報》南昌小記者站的小記者們,便去了“世界之窗”武術館,學習武術。
我們了解到現代的武術偏向于強身健體而非奪人性命。有些人認為武術是一種屠戮的技能,能刺人手腕、拳打中線、一招致命。事實上,這種對武術的認識有失偏頗。現代武術的首要目的應該是強健體魄,磨練意志,用于防身、助人,而非用于打架、欺凌弱小。
其次,習武之人當先習德。《武德訓》有曰:“遵武德者,武之宗也。古人謂:未曾學藝也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缺德者,不可予之學;喪禮者,不可教之武。習者應不謀利而秉大義,不畏強而舍己身。言,當守千甚;行,須善始終。平常本虛懷若谷,心意以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屬高尚之武德。以武強身,以德養性。”也就是說,學武之人不應爭強好勝,而要胸襟廣闊,虛懷若谷,做到進退有度,該出手時就出手,能不出手時就不動手,要用高尚的武德和氣度讓別人自慚形愧。總之,武術精神很重要。
具體而言,武術分為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兩種,競技武術是由傳統武術演化而來的體育運動。武術不單純是一種技能,更類似于一個復雜的、不斷融合與發展的有機體。我們接著了解了扎馬步等動作的基本要領:蹲馬步時要雙腳打開,兩腳間的距離為三腳半寬,腳要內扣;做虛步時,要將重心放在后腳上。剛開始看到老師在前面進行動作演示時,我非常羨慕,覺得非常帥氣。老師的動作很有力度,并且整套動作連貫、流暢。當我自己開始慢慢學習起那些動作的時候,才發現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練出來的本領。
通過這次練習,我發覺中國武術非常博大精深!(指導老師:黃志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