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宜達5歲半學畫畫,當時想成為—名畫家;13歲時看漫畫,立志做一名漫畫師;22歲在大學,學習首飾、鞋、包、服裝專業,同時又癡迷于建筑、平面、攝影。而這當中的所有,都在他后期的帽飾設計中體現了出來。也正是這些,成為他堅持做帽飾設計師的理由。
他是一個會想方設法讓生活歡騰起來的人,所以不甘心只做一名簡單的帽飾設計師。設計師之外,他另外的身份則是一名老師。當他饒有興致的聊起他的學生時,言語表情之間流露出來的不止是驕傲。“在課上,工藝方面的教學只占40%,更多的時間是跟學生一起嘗試如何發現自己,如何在同一靈感下,通過不同的目的,轉換出不同的形式。”他愛書,又不拘泥于帽飾方面的書。“我很少看專門帽子類的書。大學時修了服裝和配飾設計雙學位,平時又喜歡到處串專業聽課,所以養成了看雜書的習慣。我什么書都喜歡看,沒有特殊的類別,比如人物傳記、小說、圖集、歷史、哲學、神話、雜志……大學畢業時,老家的房子專門空出一間屋子給我放大學時買的書。”
如果用一個字去評價隋宜達,“怪”則再合適不過。“怪”得十分個性,又“怪”得極度可愛。就像他的座右銘“生活本該雀躍,不該死氣沉沉”一樣,一切新的想法都會讓他十分興奮。而—成不變的生活,對他而言則是極度的浪費。所以知道他吃著辣條,拿著歷史書,在故宮過端午節的時候,我一點也不會覺得奇怪。知道他只有在路上和被窩才有創意,安靜的辦公室毫無頭緒的時候,我也百分百理解。知道如果團隊成熟的話,他可能會辭職去做新的行業從頭再來時,我竟然也有幾分心動。因為這—切,才應該是隋宜達,也只有隋宜達會閃現的想法。
正是他的“鬼馬精靈”成就了他的設計,也因為現在的設計讓他可以繼續“怪”下去,繼續“鬼馬精靈”,繼續讓大家愛。所以,我忽然理解了他對自己的評價:一粒沙,一棵樹,一霎那。所謂有趣的靈魂,就在于此吧。
CHIC:設計一款帽子,大概會需要多久?其中哪個步驟耗時最多?
隋宜達:設計最開始的想法很快,一般就是幾分鐘的事情,我的設計圖也沒有超過3分鐘畫的。想法之后的細化呈現和工藝確認會很久,這中間需要大量的材料收集和不斷的失敗調整,平時的積累也決定著成品效果出來的時間。
CHIC:在材質的選擇上,無論是服裝設計師還是帽飾設計師都會有自己的偏愛,您對哪些比較熱衷呢?
隋宜達:比較喜歡非傳統材料。我會把服裝鞋包、首飾上的材料或者工藝用到帽飾上,有時也會用到建筑材料。
CHIC:今后會不會放更多的心思在教育上,然后去培養出和您一樣的優秀設計師來?
隋宜達:能有一個輸出思想的平臺特別好,教育可以讓我也歸納自己的思路,我在教學生們的同時,他們的世界觀也會反饋給我。由于公司事情太多,每一屆本科學生我只能上一個月的課程,每次課程結束后,我也在成長。我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設計師走入這個行業,畢竟一個行業需要一群人來支持才能推動歷史。現在公司的設計師都是我從頭帶起來的,最長的設計師已在團隊快5年時間。他們很幸運能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我也很驕傲團隊可以有他們一起走下去,完成一個又一個挑戰。
CHIC:那現在95后00后學設計的學生和您那時有什么不同點嗎?
隋宜達:現在的學生更有主見。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甚至直接跟我說帽子這個行業太小,不喜歡學,想去做時尚媒體。我很喜歡直接的學生,我會介紹身邊的朋友帶他去一些活動,然后結課時給我寫總結,我們一起分享心得。
CHIC:您認為是什么樣的一個契機讓你成為了一名帽飾設計師呢?
隋宜達:前幾天在整理作品集,也在想這個問題,為什么這么多年一直還在做這個東西。當所有作品縮略圖滿滿的排在電腦桌面時,我突然想明白了。
CHIC:那給自己設想一個最好的狀態。您覺得10年后應該在做什么?20年呢?如果到了70歲,自己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
隋宜達:10年后品牌應該涉及到服裝、香水、化妝品、家居什么的了,那時候肯定更忙,時間安排得滿滿的,每一秒都有新鮮的事發生,然后想辦法解決,然后又有新問題,然后又有新辦法。20年后,公司應該做得很大了,團隊也應該很成熟了……我可能會辭職,去找個新的行業,從頭再來一次,換種方式再創業。70歲……我應該活不到那么大歲數。
CHIC:《奇葩說》播出的時候有看到你一直都在追,那您最喜歡的“奇葩”是誰?
隋宜達:我最喜歡馬東。他可以用一種娛樂的方式多維度地看待這個世界,看待自己,讓一個很嚴肅的事情,轉換另一種方式讓大家接受,我羨慕他的智慧和處事態度。
CHIC:如果當時沒有選擇做一名設計師,你認為自己現在會做什么呢?
隋宜達:開個情趣用品店吧應該。
CHIC:一直在接觸帽飾的您,認為帽視飾會給別人帶來什么不一樣的意義?
隋宜達:戴帽飾除了取悅自己,沒有任何意義!但,人活一世,難道不應該取悅自己嗎?
CHIC:和楊麗萍老師合作的《孔雀之冬》,對您來講是不是一個比較不同的經歷呢?
隋宜達:楊老師在我剛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成名,她在很多人心中一直是個仙兒一樣的神話。做楊老師的項目,半個月每天都跟她一起,感受她的喜怒哀樂,待人接物。我希望等我老的時候,也是那種生活狀態,生命在她那里真是賺到了,她帶給我的更多的是一個具體的目標榜樣,我知道了未來公司應該做成什么樣子,自己應該活成什么樣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