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俊
摘要: 目前中國已經躋入裝備制造大國的行列,但是我國的裝備制造業卻位于全球價值鏈的低端,表現出“大而不強”的特征,這種簡單粗放的融入模式給中國裝備制造業帶來了極大的風險隱憂,因此對中國裝備制造業所面臨的風險的測量、評估研究顯得尤為必要。從產業鏈的視角構建適合我國裝備制造業產業鏈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并利用熵權法對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各影響因素賦予權重,為裝備制造業風險評估提供了新的依據和基礎。
Abstract: China has been a stro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untry at present. But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still presents in the end of the value chain in the whole world. This extensive blend mode has caused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great deal of risk. So,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research the risk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hain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hain is made, and the entropy method is used to give weight to each influence factor in the evaluation system, to provide the basis and foundation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w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isk.
關鍵詞: 裝備制造業;產業鏈風險;熵權法;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Key word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risk of the chain;entropy method;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35-0080-03
0 引言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生產技術裝備的制造業[1]。雖然中國裝備制造業已經多方位地融入了全球產業鏈中,但卻是以資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和廉價勞動力的壓榨掠奪為代價,融入的是全球產業鏈的低端[2],這種粗放融入模式給中國裝備制造業帶來了極大的風險隱憂,因此對中國裝備制造業風險的研究非常有意義而且迫切。目前在裝備制造業的研究領域,已有眾多學者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但研究大都面向財務風險、供應風險等方面,但未對裝備制造業產業鏈中觸發的風險進行深入挖掘和系統分類,對裝備制造業風險管理的發展形成了一定的障礙。因此本文將基于產業鏈相關理論、風險評估理論,從產業鏈的角度分析中國裝備制造業的風險,并從產業鏈視角構建我國裝備制造業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并對各指標賦予權重。
產業鏈的鏈條和節點中處處存在著風險,這些風險對產業鏈的運作和發展產生了負面的影響[3]。然而什么是產業鏈風險,目前并沒有權威而統一的定義。但是學者們在研究具體的產業鏈時,都給出了適應相應行業的狹義的產業鏈風險定義。王樹坤等認為在生產過程、儲存過程和運輸過程中會產生生產風險、儲存風險和運輸風險,這些危險物質對單個企業造成了風險。位于化工園區產業鏈上的各個單個企業的風險共同形成了產業鏈整體風險[4]。劉毅軍等在研究天然氣產業鏈時指出受到各種風險因素的影響,以及天然氣及其相關產業在時間空間上的不協調,加之發展的不平衡等因素,對天然氣產業鏈的發展形成障礙的可能性即為天然氣產業鏈風險[5]。陸彩霞對農業產業鏈風險進行研究,對此概念的界定為由于各種之前不能預計的不確定性因素造成的影響,可能使產業鏈環節中各企業的實際收益與期望收益之間產生偏差,進而遭到損失的可能性[6]。
本文以裝備制造業為研究對象,從產業鏈的視角研究風險,將中國裝備制造業產業鏈風險定義為中國裝備制造業在產業鏈條和節點上受到鏈條內部和外部各項因素的影響,從而影響整條產業鏈有序發展的可能性以及受到損失嚴重程度的綜合反映。
1 我國裝備制造業產業鏈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產業鏈是產業經濟學中的一個概念,是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基于一定的技術經濟關聯。產業鏈是一個具有社會廣泛意義的生產線,采購、研發、生產及銷售,從部門社會化為不同職能的企業,并形成縱向關系組織。產業鏈環節有兩種常見的劃分方法:一種是將產業鏈劃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種環節;另一種將其劃分為研發、采購、加工制造、運輸、營銷和售后服務等環節。本文在采納第一種劃分方法的基礎上,認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應由節點和鏈條組合而成,節點即是產業鏈各環節中的各個企業,將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要素融入到裝備制造業中形成連接各企業的鏈條,一起實現產業鏈的有序運作和增值。相應地從產業鏈的視角分析,產業鏈風險可分為節點風險和鏈條風險,如圖1所示。
裝備制造業產業鏈是指裝備制造業的產品從最初的原材料到進入資本品市場整個過程中各個環節構成的鏈條。雖然有的風險因素在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都可能出現,但是從微觀角度來看不同的環節所面對的風險是有差異的。裝備制造業產業鏈可以成為裝備制造業風險分解的有效載體,不同裝備制造業風險之間關聯性作用是通過裝備制造業的整個過程進行的,整條裝備制造業產業鏈成為了裝備制造業風險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載體。以裝備制造業產業鏈為依據對風險進行分解,有助于明確不同類型的風險對不同產業鏈條可能造成什么影響。因此,以裝備制造業產業鏈為依據進行裝備制造業風險的分析研究有一定的依據和有效性。endprint
建立合理的裝備制造業產業鏈風險評估體系應當遵循以下原則:科學性、全面性、系統性、可行性、可比性。通過對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現狀進行分析,比較我國與國外先進裝備制造業之間的差距,站在產業鏈的視角,運用專家咨詢法和模糊統計法,建立適合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產業鏈風險評估指標體系,以提高我國裝備制造業產業鏈風險管理水平。
本文站在產業鏈的角度,首先將風險分為兩大類:節點風險和鏈條風險,其中節點風險分為:上游節點風險、中游節點風險、下游節點風險,鏈條風險分為:物流風險、信息流風險、資金流風險,然后再逐層劃分,形成一個有6個1級指標體系和24個2級指標體系的階梯層次結構。如圖2所示。
2 裝備制造業產業鏈風險評價體系指標權重的確定
熵原本屬于熱力學概念,它最先由申農(C.E.Shannon)引入信息論,稱為信息熵。在信息論中,信息熵是系統無序程度的度量,信息是系統有序程度的度量,二者絕對值相等,符號相反[7]。如果某項指標的指標值變異程度越大,信息熵越小,就說明這項指標所涵蓋的信息量越多,指標權重也就越大。相反,某一指標的指標值變異程度越小,信息熵越大,說明這項指標所涵蓋的信息量就越少,相應的指標權重也就越小[8]。本文在分析中國裝備制造業產業鏈的風險而建立的指標體系中,希望各風險評價指標的權重大小由影響風險的信息量的大小來確定。
首先,對于裝備制造業產業鏈風險評估體系中的每項風險因素設定得分區間xij∈[0,5],0~5表示該風險因素的重要性由低到高,0是最低分,表示該風險因素不重要;5分為最高,表示該風險因素具有非常高的重要性。邀請裝備制造業內專家對評估體系中的各風險影響因素依據的重要性進行逐一打分。利用熵值法計算裝備制造業產業鏈各風險因素的權重。
3 結論
裝備制造業產業鏈風險指標體系的建立和風險的評估研究,對衡量、評價及防范中國裝備制造業融入全球價值鏈的低端而產生的風險有直接的影響。本文從產業鏈的視角分析節點和鏈條中的各項風險影響因素,建立風險評價體系。在后續的研究中,將以本文所構建的產業鏈風險評價體系為基礎,對我國裝備制造業產業鏈風險進行評價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參考文獻:
[1]綦良群,李興杰.區域裝備制造業產業結構升級機理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1(5):138-147.
[2]綦良群,李慶雪.基于SNA的裝備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互動融合系統組織結構研究[J].社會科學研究,2017(3):104-112.
[3]Kritzman M,Li Yuanzhen,Page S,et al.Principal components as a measure of systemic risk[J].The Gener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2011,37(4):112-126.
[4]王樹坤,陳國華.化工園區產業鏈風險評估方法及應用研究[J].高校化學工程學報,2014(5):1097-1104.
[5]劉毅軍,吳娟,錢錚.天然氣產業鏈風險量化描述探討[J].工業技術經濟,2007(3):99-102.
[6]陸彩霞.農業產業鏈視野下的農業風險應對措施研究[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08(3):32-35.
[7]杜恒波,許衍鳳.基于熵值法的人力資源外包風險性模糊綜合評價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1(3):176-177.
[9]陳沖.基于熵理論的我國煤炭企業國家化風險評估研究[J].煤炭工程,2014,(5)46:143-1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