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太云

【摘要】目的 探討血府逐瘀湯加減聯合西藥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2016年1月~2017年2月10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分組。西醫組采用西藥進行治療,中西醫結合組采用血府逐瘀湯加減聯合西藥治療。比較兩組高血壓腦出血預后轉歸情況;不良反應;干預前后患者血腫量、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時間、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結果 中西醫結合組高血壓腦出血預后轉歸情況優于西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出現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血腫量、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時間、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中西醫結合組血腫量、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時間、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優于西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府逐瘀湯加減聯合西藥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效果肯定,可通過改善血液流變學促進血腫吸收,減輕神經功能損傷。
【關鍵詞】血府逐瘀湯加減;西藥;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3..02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治療關鍵在于降低顱內壓,減輕血腫壓迫,西醫治療缺乏特異性,血漿處于高凝狀態,對腦水腫吸收不利,可加重神經功能損傷[1-2]。本研究分析了血府逐瘀湯加減聯合西藥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2016年1月~2017年2月10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分組。中西醫結合組男31例,女19例;年齡56~79歲,平均(65.24±2.25)歲。西醫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57~79歲,平均(65.92±2.56)歲。
兩組基本情況差異不顯著。
1.2 方法
西醫組采用西藥進行治療,包括常規吸氧、神經保護劑、降壓、調脂、自由基清除劑、利尿劑、抗感染藥物等。中西醫結合組采用血府逐瘀湯加減聯合西藥治療。方劑:當歸、赤芍、生地黃、桃仁各15 g;牛膝、柴胡、紅花、川芎、桔梗各10 g;甘草6 g。痰熱加川貝母、大黃;肝陽上亢加菊花、夏枯草、風痰上擾證加僵蠶和白附子;氣虛加黃芪、桂枝,每天1劑,分兩次服用。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高血壓腦出血預后轉歸情況(根據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分為基本治愈、顯效、有效、無效,轉歸率除外無效者[3]);不良反應;干預前后患者血腫量、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時間、神經功能缺損程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1)兩組高血壓腦出血預后轉歸情況相比較
中西醫結合組高血壓腦出血預后轉歸情況優于西醫組,P<0.05。中西醫結合組基本治愈的患者10例,顯效20例,有效18例,無效2例,總有效48例,總有效率96.00%;西醫組基本治愈的患者6例,顯效14例,有效20例,無效10例,總有效40例,總有效率80.00%。
(2)干預前后血腫量、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時間、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相比較
干預前兩組血腫量、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時間、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相近,P>0.05;干預后中西醫結合組血腫量、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時間、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優于西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不良反應相比較
兩組均未出現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本研究中,西醫組采用西藥進行治療,中西醫結合組采用血府逐瘀湯加減聯合西藥治療。結果顯示,中西醫結合組高血壓腦出血預后轉歸情況優于西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出現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血腫量、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時間、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中西醫結合組血腫量、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時間、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優于西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血府逐瘀湯加減聯合西藥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效果肯定,可通過改善血液流變學促進血腫吸收,減輕神經功能損傷。
參考文獻
[1] 沈 涌,羅烈嵐.血府逐瘀湯加減聯合西藥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5,24(2):337-339.
[2] 霍娟勇.血府逐瘀湯與長效鈣拮抗劑聯合降壓的療效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8):801-803.
[3] 嵇建剛,等.活血化瘀法對高血壓腦梗死的治療價值探究[J].光明中醫,2017,32(18):2608-2609.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