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麗鑫

【摘要】目的 分析使用腹腔鏡手術對婦產科后異位妊娠患者呈現療效。方法 選擇我院2016年10月份至2017年7月份收治的婦產科手術后異位妊娠的患者98例,隨機平均分成兩組,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常規的開腹治療,觀察組運用腹腔鏡進行手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手術各項指標以及治療后并發癥出現的幾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手術治療的時間沒有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以及肛門排氣時間,并發癥發生幾率要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 腹腔鏡手術對婦產科后異位妊娠患者呈現療
效比較顯著,可以在減少術后并發癥幾率的同時,又能縮短患者住院及肛門排氣時間,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
【關鍵詞】妊娠患者;婦產科手術;腹腔鏡;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3..01
異位妊娠為一項婦產科治療中的急腹癥,發生幾率比較高。同時,異位妊娠患者身體有著一定的危害,也會對患者生命安全有著威脅。在對異位妊娠進行手術治療時,需盡量減少傷口大小,避免出現山口感染等問題[1]。腹腔鏡手術具有多種優勢,能夠減小手術傷口的范圍,縮短患者住院治療的時間,讓患者身體能夠快速恢復。為更好的分析腹腔鏡手術對婦產科后異位妊娠患者呈現療效,特進行此次研究,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10月份至2017年7月份收治的婦產科手術后異位妊娠的患者98例,隨機平均分成兩組,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年齡為26至33歲,平均年齡是(28.67±1.37)歲,停經時間為35至79天,平均停經時間為(48.39±3.04)天。對照組年齡為27至32歲,平均年齡是(28.12±2.06)歲,停經時間為38至82天,平均停經時間為(50.16±2.67)天。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的開腹治療,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將患者體位擺放為頭低腳高。在患者下腹部位開展一縱行切口,長度大于是6 cm,之后實施輸卵管開窗術以及妊娠胚胎擠出術。
觀察組運用腹腔鏡進行手術治療,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留置導尿管。將患者體位擺放為頭低腳高,之后在患者肚臍上選擇一個位置實施穿孔,將醫用二氧化碳充入患者體內建立氣腹。將腹腔鏡在穿刺位置引入患者體內,對患者盆腹腔進行系統性檢查,了解其粘連情況。避開腹腔粘連的地方,在腹部兩側放置穿刺套管,直徑分別為5 mm和10 mm,對粘連位置進行分離。之后實施輸卵管切開縫合術,輸卵管開窗術以及妊娠胚胎擠出術[2]。手術過程中對輸卵管系膜進行25 mg甲氨蝶呤的注射,之后用規格為0.9%氯化鈉溶液對患者的管腔實施反復性的沖洗,實施電凝止血。
在兩組患者手術治療后,對所有患者開展抗感染的藥物治療,避免患者出現感染問題。
1.3 評價標準
手術治療以后,對比兩組患者手術各項指標以及治療后并發癥出現的幾率。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3]。
2 結 果
手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手術治療的時間沒有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以及肛門排氣時間要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同時,通過比較發現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幾率要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 論
腹腔鏡手術具有多種優勢,能夠減小手術傷口的范圍,縮短患者住院治療的時間。為更好的分析腹腔鏡手術對婦產科后異位妊娠患者呈現療效,選擇我院收治的婦產科手術后異位妊娠的患者98例,隨機平均分成兩組,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手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手術治療的時間沒有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以及患者肛門排氣時間要少于對照組(P<0.05)。同時,通過比較發現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幾率要低于對照組(P<0.05)。
說明,腹腔鏡手術對婦產科后異位妊娠患者呈現療效比較顯著,可以在減少術后并發癥幾率的同時,又能縮短患者住院及肛門排氣時間,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鄭麗萍,周 燕.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產科手術后異位妊娠的臨床研究[J].浙江創傷外科,2016,21(4):689-690.
[2] 王家榮.異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鏡手術及開腹手術治療臨床效果的對比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8):4-5.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