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平+蔣彩華

【摘要】目的 分析十二指腸潰瘍應用奧美拉唑與泮托拉唑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4月收治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對照組(28例)用奧美拉唑治療,觀察組(32例)用泮托拉唑治療,觀察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96.88%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疼痛緩解時間(2.15±1.07)d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奧美拉唑與泮托拉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均有一定的效果,但泮托拉唑的療效更佳。
【關鍵詞】泮托拉唑;奧美拉唑;十二指腸潰瘍
【中圖分類號】R57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3..01
十二指腸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內科疾病,患者病情具有反復性,可引發出血、穿孔等并發癥,嚴重影響著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1-2]。本文旨在探討奧美拉唑與泮托拉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4月收治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觀察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齡21~63歲,平均(42.12±14.82)歲,病程2個月~2y,平均(1.21±0.73)y;對照組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齡20~64歲,平均(42.23±14.14)歲,病程3個月~3y,平均(1.52±0.89)y;兩組患者基性別、年齡及病情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先給予常規治療,對照組給予奧美拉唑(廣東彼迪藥業有限公司,H44023977)治療,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1粒/次,連續治療2~4周;觀察組使用泮托拉唑(沈陽圣元藥業有限公司,H20067169)治療,早餐前服用,1次/d,1片/次,連續治療4~8周。
1.3 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
療效評定標準,顯效:治療后腹痛等癥狀基本消失,潰瘍愈合,無炎癥;有效:治療后腹痛等癥狀改善明顯,潰瘍面積縮小,有炎癥;無效:治療后癥狀無改善,炎癥依舊嚴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由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 兩組疼痛緩解時間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的疼痛緩解時間為(2.15±1.07)d;對照組為(3.76±1.45)d,兩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3 討 論
十二指腸潰瘍是消化性潰瘍的常見病,好發于春冬兩季,發病原因主要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生活及飲食不規律、胃酸分泌異常吸煙、飲酒及精神心理因素等,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了嚴重的影響[3]。
本文通過對比奧美拉唑與泮托拉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效果,結果發現觀察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96.88%,顯著優于對照組的82.14%;對照組的疼痛緩解時間為(3.76±1.45)d,顯著長于觀察組的(2.15±1.07)d,表明泮托拉唑的治療效果更顯著,可有效縮短患者的疼痛緩解時間,見效快。分析原因是:奧美拉唑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屬脂溶性、弱堿性藥物,易溶于酸性環境里,能夠作用于H+-K+-ATP酶中特異性與非競爭性,改善胃酸環境,克制壁細胞泌酸的最后環節,克制Hp繁殖和生長,使潰瘍愈合,但見效慢,效果不佳。泮托拉唑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藥物,可選擇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細胞,抑制壁細胞中H,K-ATP酶的活性,使壁細胞內的H不能轉運到胃中,從而達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此外,泮托拉唑還能減少胃液分泌量并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及其活性,在弱酸或中性環境中有很好的穩定性,且作用時間長,可有效縮短患者的疼痛緩解時間[4]。受時間與樣本例數等因素制約,關于奧美拉唑與
泮托拉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效果,有待臨床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奧美拉唑與泮托拉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均有一定的療效,但泮托拉唑的效果更佳,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見效快,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崔秀紅.泮托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189-190.
[2] 張志立.泮托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4,(12):145-145.
[3] 左小梅.泮托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對比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5,(4):76-77.
[4] 林常青,李莉群,鄒燕敦,等.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應用泮托拉唑鈉與奧美拉唑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4):644-646.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