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長喜
網絡已經成為人們工作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同樣的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要積極的利用好網絡資源與平臺,為學生獲取更廣博的閱讀素材,并且使學生的閱讀活動更具便利性。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的利用好網絡閱讀資源,進一步提升初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閱讀興趣。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網絡信息資源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斷的加快,應用網絡平臺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極大地提升了閱讀教學的便利性。教師可以應用網絡平臺更便捷地尋找和應用網絡的閱讀材料,而學生通過電腦、手機等客戶端可以更方便地隨時隨地進行閱讀,學生的閱讀活動不再受到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能夠有效地激發起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網絡閱讀教學不僅極大地提升了學生閱讀的便利性,同時也方便了教師的語文閱讀教學。
網絡信息的更新速度極快,網絡信息與生活同步又與生活相通,因此可以激發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對于社會生活的關注。并且網絡閱讀資源與生活息息相關,材料十分新穎,能夠有效地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網絡閱讀資料具有很強的廣博性,網絡資源包羅萬象,通過電腦、手機等,就可以與世界相聯通,通過簡單的點擊就可以讓學生輕松的暢游古今中外,甚至可以閱讀到不同時代、不同國籍的文學作品,極大地擴充初中生的閱讀空間,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傳統的閱讀中,學生需要借助紙質文本進行閱讀,但是這種閱讀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與閱讀作品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并且閱讀者與閱讀者之間的交流也存在障礙。在網絡閱讀教學中,學生可以不使用傳統的紙質文本。在網絡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自己的感悟和想法等通過網絡平臺中的留言板、郵件以及微博和空間等方式進行表達,在論壇上也可以與其他閱讀者進行溝通和探討,這種信息化的閱讀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學生與閱讀材料和其他閱讀者之間的溝通性,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在網絡閱讀的過程中都會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而且有想要表達的欲望,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會從閱讀材料中發現并提取一些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在此基礎上學生也會融入自己的理解與感悟,并將其創新成為自己的獨特觀點。通過網絡提供的廣闊新閱讀資源,學生可以在閱讀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提升自己對于閱讀材料的領悟能力,同時也可以積累更為豐富的閱讀素材和寫作素材,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將有重要的幫助。
網絡資源豐富廣泛,但也良莠不齊,學生在網絡閱讀中正確的選擇閱讀資料十分關鍵,教師應該合理地對學生的網絡閱讀進行規范和節制,避免學生在網絡閱讀中顧此失彼,避免學生閱讀的方向出現偏差。
教師應用網絡資源開展語文閱讀教學,與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將有較大的差別。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網絡閱讀教學的效率和效果,教師應該在課前進行精心的備課,對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有效的把控,確立好網絡閱讀的教學目標,將課堂的閱讀教學進行系統性的規劃。同時教師也要考慮在網絡閱讀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并準備好應對的方案。通過有計劃的開展網絡閱讀教學,使學生的網絡閱讀更具規范性和目的性,避免網絡閱讀教學流于表面形式。
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中,通常都是教師進行講解,而學生被動性地聽講并接受。而在網絡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的改變教學策略,在課堂教學中要發揮引導性的作用,對學生的閱讀進行輔助,并指導學生積極地完成閱讀,闡述自己的閱讀感受。在網絡閱讀教學中教師的主要職能應該是引導、輔助、組織。同時教師還要充分的肩負起對學生閱讀的監督職責,在網絡平臺當中合理地引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并完成計劃,并合理地對學生的網絡閱讀進行評價和總結,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網絡閱讀。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的利用好“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在該平臺上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搜索相關的語文閱讀材料,在課上向學生推薦閱讀,學生也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找到相關的閱讀文本進行網絡閱讀,通過對該教學資源平臺的應用,能夠進一步拓寬學生的閱讀途徑,豐富閱讀內容。例如推薦學生通過閱讀該平臺上的《建安風骨》一文,能夠進一步使學生了解建安風貌以及當時的人文特色,激發學生對于文學的興趣,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
在語文的網絡閱讀教學中,學生在課后的動態也是十分關鍵的。課堂上的閱讀活動完成之后,并不意味著閱讀活動的結束,教師應該關注學生在課后的動態,針對學生的網絡閱讀感受進行調查和分析,可以在網絡上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合理的評價與分析,給予學生閱讀建議,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網絡閱讀教學中。
網絡教學平臺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和良好的教學平臺,極大地提升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積極的提升自身素質水平,更好的應用網絡教學平臺,通過網絡閱讀教學,提高學生對于閱讀的積極性,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