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平
(黑龍江省大慶市第十中學)
美術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是人類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高中美術鑒賞教育能夠使學生更加了解美術與人類、社會、自然等各個方面的關系,更加理解美術文化,通過為學生教授古今中外的優秀美術作品,使學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探索文化內涵,從而形成人文素養。現階段,由于學生美術鑒賞課的不重視,高中生普遍存在美術基礎知識差,知識面窄,人文精神缺失,使得綜合素質得不到全面發展。比如,學生們不知道國畫與油畫的根本區別是什么;齊白石畫蝦著名,但他畫花鳥草蟲也很有成就等等。高中美術鑒賞教育旨在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審美,培養學生人文素養,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文化的傳承和交流中來。
美術與人類社會生活以及文化息息相關,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民族都有其獨具特色的藝術特征,優秀的藝術作品都是在特定的文化環境中創作出來的,所以美術鑒賞要結合美術作品所處的文化背景進行,使學生對美術作品能夠有更清晰的理解,對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夠更加尊重和理解。因此,美術教師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要更加深入的挖掘美術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將其蘊含其中的人文內涵傳達給學生,引導學生通過理解美術作品所處的社會人文環境,才能更好的理解美術作品,從而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例如,在鑒賞《人面魚紋盆》的時候,首先讓學生觀察其藝術表現,然后讓學生大膽猜想討論其紋飾的來歷,然后美術教師結合人面魚紋盆所處的歷史文化環境來引導學生進行鑒賞:在遠古時代,人們由于不懂科學,所以對大自然充滿了敬畏以及認為大自然極具神秘感,那時,原始巫術盛行。通過這一歷史文化環境的探究我們可以如此分析:“人面魚紋”極有可能是原始巫師的面具,而半坡人面魚紋飾則是巫師的形象,而人面魚紋盆則是巫師進行巫術時使用的巫具。通過這番分析,讓學生們深入了解了這一文物的藝術內涵,并穿越時空看到了先祖們的生活以及審美。
通過美術鑒賞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首先要求美術教師在美術課堂上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突出道德,鼓勵學生自主發展。因此,美術教師要營造輕松、民主具有人文氣息的美術課堂,給予學生足夠空間發展自我。在素質教育的今天,維護和諧、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調動起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以及其獨有的個性發展,使其全身心投入到知識的探索中,從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例如,在鑒賞荷蘭畫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匯的爵士樂》時,美術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爵士樂,讓學生沉浸于音樂情境之中,同時引導學生尋找畫作與音樂之間的聯系,并各抒己見。如此一來,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匯的爵士樂》中那抽象的錯綜復雜的直線和閃爍不定的小色塊所表現出的與爵士樂一致特有的節奏感相吻合,通過爵士樂的播放,讓學生們能夠更加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意境,從而也能夠看懂那難懂的抽象畫,從而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美術作品的創作都有其淵源,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美術教師通過帶領學生探究美術作品創作的淵源來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美術作品創作有其文學淵源、情感淵源、地域淵源等。例如,文學作品能夠為美術作品提供豐富的創作素材以及靈感,眾所周知的曹植的《洛神賦》,其中描寫了路遇洛水女神的情景,其用詞瑰麗,給人以豐富想象空間,而顧愷之就基于此文學作品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想象力,以其精湛的藝術表現力進行了再創造,并修改了其結局,讓有情人終成眷屬,全圖色彩艷麗,線條流暢,將《洛神賦》的精神實質表現的淋漓盡致。
美術教師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要為學生有選擇性的挑選人類美術文化精品,這些藝術瑰寶經歷了時間的洗禮,其保留了人類真摯的情感、正向的力量以及永恒的道德問題。美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析以及討論,各抒己見,通過深入分析品鑒,能夠有助于學生穿越時空感受到人類文化的偉大瑰麗,心生崇敬以及向往,從而升華其人文精神,提高其人文素養。
總而言之,美術鑒賞教學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效途徑,美術教師要通過實踐,不斷探索更多樣化的方法,以助學生升華其人文精神,具備更高的人文素養。
[1]沈艷麗.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實踐與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4,(11).
[2]周彥.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實踐與探索[J].考試周刊,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