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民
(山東省棗莊市第八中學)
構建高效的高中數學課堂,應依據新的課程教學理念為基礎,指導和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擁有正確而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樹立數學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充分發揮出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同時,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就要不斷的更新教學方式和理念,加強自身數學素質修養,豐富知識結構,探索和創新課堂教學模式,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提升個人的教學魅力,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于學好高中數學知識,需要學生對課前內容有一定了解和掌握,這就需要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準備。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工作,預習內容要明確而有具體,其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大綱來設計一定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預習工作,使學生的預習有一定的目的性,這樣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教師也做好教學前備課的準備,對要教學內容有明確而簡要的把握,預設教學問題有一定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對教學有一定的預期效果,來做好教學前的準備。
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有效地開展教學,需要建設新型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友好的、民主的新型師生關系,多關懷和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尊重和傾聽每一名學生的心聲,與學生建立朋友式的關系,做到亦師亦友。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真正釋放出學習的潛能。這樣也可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效果,讓數學學習變得不那么枯燥,來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發揮出學生的聰明才智,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水平。
創設數學教學情境,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也可以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的直觀和形象些,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創設一些生動而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不斷學習的動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時,教師可以過創設一個數學情境,就把復雜而抽象的問題變得簡單而具體,創設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以便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中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具備數學實際應用的技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數學課堂教學,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方式,讓學生具備質疑問題的能力,摒棄以往不敢質疑權威的思想,正確的指導學生質疑的方式和方法,讓在學生學會質疑中學好知識。同時,教師在數學課堂提問中,要轉變以往只是提出陳述性問題,圍繞著學生的學習進度,多設置一些開發性的數學問題,培養的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模式,讓學生在探索和思考中樹立創新思維方式。
例如,在教學“三角概念推廣”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設置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方式。例如:
1.上午8:50時,鐘表上時針與分針轉動的角度是多少?秒針的轉動的方向是什么?
2.在飛機表演動作過程中,旋轉二周半時,飛機是按什么方向旋轉的?旋轉的角度是多少?
因此,設置這樣的問題,不僅可以調動學生不斷思考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且也可以培養和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方式,讓學生樹立數學意識,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葉瀾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因此,教師要經常反思和總結以往的教學實踐,吸取經驗教訓,優化教學方法,革新教學理念,提升個人教學魅力,加強數學素養,把不斷地總結和改進教學方法作為自己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和理論,加強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進行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實踐,需要教師不斷地革新教學方式和理念,更新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重點是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樹立數學意識,具備一定的數學素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根本上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真正讓課堂教學的“陽光”照耀著每一名學生。
[1]陶增樂.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