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英
課堂教學語言是一種職業語言,是學校教育的一種專業性語言。教師面對的,是青少年,絕大部分屬于未成年人,他們的接受力、理解力較弱,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必須循循善誘;同時,教學語言本身就是知識,是學生學習的內容,是學生模仿的樣板,一字一句都要求準確、規范,不允許隨意發揮。教師的職業語言,既不是純粹性的書面語言,也不是普通的日常口語,它是多種語言的融合,是書面語的加工,是口頭語的提煉。而語文因其學科特性,教學語言更要講求技巧,具有語文味道。藉由教師語言提高語文課堂實效性,并給學生以浸染。
所謂“激勵之言”意在催人奮進。如果語文教師能用滿面春風的語態,飽含真情的語氣,洋溢激情的語言來激發學生的情感潛勢,從而產生一種情感共鳴的語境,就能使學生為之所感,為之所動,以至于轉化成良好的學習動機,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課堂上可以這樣激勵學生——對回答得不對的學生說:“感謝你為同學們提供了思考!”對回答時不夠流暢、聲音小的學生說:“理解他吧,他把自信藏在心里了。”一句句真摯的話語會讓每個學生都有了學習的信心。
“幽默”是林語堂先生從英語中音譯過來的,是個美學名詞。這個詞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要求表達生動有趣,另一方面要求意味深長,發人深省。幽默是一種語言藝術,是課堂教學語言的極高境界。如果語文教師能將幽默恰當地運用到教學語言藝術之中,往往會收到活躍課堂氣氛、優化教育環境、增進師生感情的功效。
一次語文課上,個別同學趴在桌面上睡覺,或低頭看小說,偶爾還相互低聲交談,這時老師微笑地說:前面的交談的幾位同學如果像后面讀小說的同學那樣安靜,就不會吵醒中間睡覺的同學。話音剛落,同學們哄堂大笑,幽默的批評使個別同學糾正了錯誤,從而保證了課堂教學的正常開展。
上語文課,歷來要求學生都講普通話,有時個別學生用方言回答問題,我利用“普通”這個詞,語義雙關地暗示:“普通人講普通話,只有特殊的人才不講普通話呀!”學生會意地笑笑便開始講普通話了。
幽默固然是課堂教學語言的極高境界,生動形象的課堂教學語言同樣能夠吸引學生,調動激發學生,提高課堂效率。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要力求鮮明、形象、活潑、饒有趣味,給人以鮮活感,把抽象變得具體,把深澳變得簡單,把枯燥變得生動,有效地激發智慧,優化教學效果。
生動的教學語言,還體現在語言得體上。所謂得體,就是要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課型,運用不同的語言。講魯迅的《祝?!?,曾有老師整節課都面帶笑容,用高揚而快速的語調講課,這樣的語言就不夠得體,《祝?!肥潜瘎。虘B應該莊重嚴肅,語調比較深沉而凝重,以引發學生對主人公祥林嫂悲慘命運的同情和思考,深入體會小說反封建的主題。
準確,就是教學語言經得起推敲,遣詞造句恰當合適,學科術語及學科知識講解正確、準確、清晰;精煉,就是不說廢話,言簡意賅。
課堂教學中,提問是最能檢驗語文教師教學語言是否精煉準確的。一定要強調必要性,盡量避免問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和無效的問題。
當然,有探討價值的問題,或者學生思想火花處、存疑處就需要窮究不舍,追問下去,這時就不要怕時間不夠,因為給學生帶來的收獲遠遠高于我們按部就班的教與學。
如講《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寫,有學生質疑:文章中有妻子唱眠歌,荷塘四周還有蟬聲和蛙聲,看來荷塘并不安靜。老師設置了以下的“問”:
“同學們過去玩過蟋蟀,往往在什么時候才能清晰地聽到它們的叫聲,這是為什么呢?”
“你們星期天游公園時,常聽到路旁樹林中的蟬鳴嗎,為什么?”
“反過來說,能聽見蟬聲和蛙聲,說明這里的環境怎么樣呢?”
“眠歌,一般速度慢,吟唱時聲音要特別輕。慢而輕的眠歌也聽得見,說明這里的環境怎么樣呢?”
在老師一連串的問題提出后,學生很自然地理解了荷塘幽靜的特點。最后教師把問題再引進一步,強調指出作者用眠歌、蟬聲和蛙聲表現環境的幽靜,這正是運用反襯手法的妙處。
這些“問”,在語言上指向明確,在順序上安排合理,在內容上選擇恰當。因此,學生在這些問題的啟發和誘導下,消除了疑惑,學到了知識,增強了能力。
語言學習本是語文學科的重要內容,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本身就是教材,對學生有潛移默化之功,這就要求語文教師使用規范的語言進行課堂教學。盡可能用流暢的普通話教學,盡量避免方音土語;用詞造句要符合現代漢語語法,避免出現用詞不當、語句不通、顛三倒四等語病。
通俗易懂,則是指力求把教學內容講授得深入淺出,恰到好處地表達清楚。教師把視覺上的書面語言轉化為聽覺上的有聲語言,切忌照本宣科,要進行個人的“再創造”,用口語把深奧抽象、只可意會的知識講得明白曉暢、可感可知,可辨可識。
教學語言的輯性最易被語文教師忽略,也是語文教師比較薄弱之處。語文教師們往往很重視教學語言的優美、動人,重視激情度、感染力,卻忽視了邏輯性。其實,語文課堂也需要嚴謹的邏輯性,教學環節、教師語言都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嚴密的邏輯,先講什么,后講什么,每個部分、每個環節之間如何關聯,都需要認真思考,做到清楚明了。
語言是藝術,教師的職業語言關系著千千萬萬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更對學生的語言學習起著直接或者間接的作用,對學生的影響力也更大。愿每一位語文教師認真修煉內功,將課堂教學語言變成一種藝術,滋潤學生的心田,讓他們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