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一帶一路”視角下中國與東盟國家邊界效應研究

2018-02-09 16:06:46霍強
桂海論叢 2017年6期
關鍵詞:一帶一路

摘要: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對“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诖?,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邊界效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政策價值。本文通過構建植入邊界變量的貿易引力模型,運用2001-2015年面板數據計量分析了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邊界效應。研究表明,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邊界效應處于由屏蔽效應向中介效應轉化且中介效應逐步占據主導的階段。據此,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戰術層面應更加重視同陸地毗鄰國家合作和內部沿邊地區開發開放,政策層面應從影響邊界效應演化的因素入手,加強政治互信和認同、加強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民間交往和文化溝通、提升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水平、削減關稅和非關稅壁壘。

關鍵詞:“一帶一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邊界效應;引力模型

中圖分類號:G1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1494(2017)06-0050-06

一、問題的提出及文獻述評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中國與東盟國家經貿合作關系日益緊密,在全面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基礎上,2013年10月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提出,中國愿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聚焦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內部,中國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和越南接壤,云南省與越南、緬甸和老撾三個國家陸地接壤,是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直接“接觸面”。隨著中國西部大開發和沿邊開發開放的推進和深入,廣西壯族自治區及云南省與毗鄰國家的經貿交往日益緊密,邊界地區作為“接觸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廣西壯族自治區及云南省邊境小額貿易成為對外貿易發展總體低迷背景下的難得亮點。根據歷年國家統計局和商務部的統計數據,進一步考察中國與東盟陸地毗鄰國家的貿易發展情況,發現:第一,中國與越南、緬甸、老撾的貿易增速快于中國與東盟10國總體貿易增速。2001-2016年中國與越南、緬甸、老撾3國貿易平均增速達到26.1%,快于中國與東盟10國總體貿易平均增速8.8個百分點。期間,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總額、中國與東盟10國總體貿易總額均出現下降,而中國與越南、緬甸、老撾3國的貿易增速仍達到9.8%;2015年和2016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額、中國與東盟10國總體貿易總額均出現下降,而中國與越南、緬甸、老撾3國的貿易增速在2015年仍保持了正增長,在2016年也僅下降0.8%。第二,越南、緬甸、老撾在中國與東盟國家中的貿易地位穩步上升。2001年越南、緬甸、老撾分別是中國與東盟10國總體貿易中排名第6、7、10位的貿易伙伴,到2016年分別進位為第1、7、9大貿易伙伴,特別是越南已經進位為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三,越南、緬甸、老撾在中國與東盟國家中的貿易份額大幅提升。2001年越南、緬甸、老撾3國與中國貿易額僅占到東盟10國與中國貿易額的8.4%,到2016年已占到1/4,提升了16.6個百分點,尤其是越南已占到1/5還多。

由此,本文提出如下有待進一步驗證的假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框架下中國與東盟國家邊界地區產生的邊界效應表現為貿易促進效應,而非傳統意義上的貿易阻礙效應。“一帶一路”建設為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鑒于東盟在中國對外開放版圖中的重要性,系統研究“一帶一路”共建中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邊界效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實踐和政策參考價值。

(二)文獻述評

關于邊界效應的理論研究源于西方經濟學者(薩繆爾森,1952;克魯格曼,1996;唐娜和威爾遜,2001),近年來國內學者的研究開始關注到這一點??唆敻衤?996)和藤田昌久(1991)進一步研究認為一體化會削弱國內市場的相對重要性,國內中心地帶的吸引力下降,邊界地區的吸引力增強,運用恰當的政策可以促進產業在邊境地區集聚;克魯格曼和漢森(1993)通過研究墨西哥加入北美自貿區發現對外開放促進了墨西哥大量企業向靠近美國邊界的地區集中,從而促進了該邊界地區經濟的發展;王亮和劉衛東(2009)指出邊界效應是經濟地理學對國家邊界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全球化進程使經濟要素突破了國家邊界的束縛,區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也使國家邊界效應隨之發生著變化;胡超(2009)以中越邊境為研究對象指出通過邊境地區城市化的要素集聚、分工深化和市場制度建立等作用來促進邊境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來突破邊界阻礙效應;梁雙陸(2015)指出國家邊界隨著開放程度的加深,其效應發揮可能從單一的關稅減讓效應逐步擴大至市場擴展、資源聚合、資本跨境流動、技術跨境轉移和貨幣流通等更高層次和更寬領域的開放效應。

關于邊界效應的測度研究方面,貿易引力模型是此方面最受推崇的重要方法。貿易引力模型用于解釋貿易流量及其影響因素,其主要內容是兩國貿易流量與經濟總量成正比、與兩國距離成反比。在此基礎上,許多學者進行了拓展,我國學者在此方面也有十分豐富的成果。運用貿易引力模型測度中國與東盟國家經貿關系的研究,蔣冠和霍強(2015)構建了進口貿易引力模型和出口貿易引力模型,針對中國與東盟國家進口和出口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潛力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發現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對中國與東盟國家進口貿易創造效應較為微弱,出口貿易創造效應較為明顯,對中國而言更加有利,然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貿易創造效應呈遞減趨勢。運用貿易引力模型測度中國與東盟國家邊界效應的研究,段春錦(2014)測算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邊界地區的邊界效應變化、市場潛力變化、產業結構變化,發現邊界地區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推進過程中阻礙效應明顯降低、市場潛力顯著提高、產業結構明顯優化,邊界地區的大部分指標優于非邊界地區;楊榮海和李亞波(2014)測算了中越、中老和中緬邊界效應,提出了拓展與周邊國家跨境經濟合作區是突破邊界效應重要途徑的建議。

上述成果為本文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礎,但也存在一些不足:(1)東盟國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納入“一帶一路”仍然是一個新課題,已有研究較為零星分散;(2)貿易引力模型因變量選擇、樣本國家選擇、采用數據時間不同而結果出現差異,應用引力模型計量分析中國與東盟國家邊界效應研究尚不多見?;谝延醒芯砍晒?,緊密結合“一帶一路”建設需要,采用擴展的引力模型測度中國與東盟國家邊界效應,能夠為中國與東盟國家共建“一帶一路”提供政府間交流與決策的科學化依據。本文接下來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系統梳理邊界效應的理論內涵、影響因素及功能演化,第三部分構建加入邊界變量的引力模型并選擇變量,第四部分為計量實證過程及結果分析,最后對全文進行總結。endprint

二、邊界效應的理論內涵、影響因素及功能演化

邊界是國家或者地區間的分界線,邊界效應是指國家或者地區間的地理邊界對跨邊界經濟活動產生的影響。一般而言,邊界效應包括屏蔽效應和中介效應兩種類型,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推進,邊界效應會不斷演化[1]?!耙粠б宦贰苯ㄔO的理論基礎也正在于此。

(一)邊界屏蔽效應

邊界屏蔽效應是指不同區域跨界往來和空間相互作用受到邊界存在而產生的一種阻礙作用,屬于負向效應。在國際貿易學的初期研究中,邊界效應多指邊界屏蔽效應。邊界屏蔽效應源于“冰山運輸成本”一詞,薩繆爾森(1952)將商品貿易運輸過程中所獲利潤隨著運輸成本的增加而減小十分形象地比喻為冰塊運輸交易,冰塊在運輸過程中會有一部分融化成為水,到達目的地時買賣雙方交易的對象是已融化掉一部分而剩下的冰塊,融化掉的部分就代表耗損的成本。

造成兩國或地區跨邊界經貿活動較高成本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自然條件所產生的阻礙作用。國家或地區通常以海、河、山、沙漠等相對獨特的地形地貌為邊界,客觀上增加了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這些成本勢必間接體現在商品運輸成本上。二是政治安全等因素造成的阻礙作用。一些國界地區可能存在極端的警戒塔和帶刺的鐵絲網等,邊界兩邊國家或地區可能進入封閉狀態,雙方貿易難以正常進行,只能通過走私等形式實現。三是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所起到的阻礙作用,這是國際貿易中最為常見的貿易成本。四是制度、法律、文化、宗教、民族等軟因素造成的阻礙作用。制度、法律、宗教、文化、民族相近的國家或地區之間,通常在產品生產和消費上具有趨同性甚至一致性,這有利于促進雙方的經貿交往;五是邊界地帶發展水平相對落后造成的貿易阻礙作用。根據“中心—外圍”理論,邊界地帶在一國經濟發展的空間開發順序上通常屬于“外圍”,其經濟密度低,高技術和高附加價值產業往往遠離邊界地帶,增加了貿易成本[2]。

(二)邊界中介效應

邊界屏蔽效應等同于邊界作為分割線的功能,但邊界也不可避免地是兩國或地區的連接線和接觸面,這就是邊界中介效應。邊界中介效應是指毗鄰經濟體之間應當存在的經濟交往需要,雙方經濟會相互滲透。由此來看,在理論層面邊界作為分割線會對雙方經貿活動起到屏蔽作用,同時邊界作為連接線和接觸面會存在自發的滲透功能。從現有文獻看,大多數文獻關注到的邊界效應多是指邊界屏蔽效應,而對邊界中介效應關注不足。

邊界中介效應的存在主要歸因于以下情況:一是邊界作為兩國或者地區的連接線和接觸面,雙方的地理距離非常短,正如本國或地區內部貿易一樣,邊界兩邊同樣存在要素和產品流動的內在需求;二是邊界通常可能由政治等因素造成,但雙方的文化、宗教、習俗等在更早的歷史時期往往具有高度一致性,甚至可能存在人與人之間的親緣關系,客觀上雙方都存在包括經濟交往在內的各種交往需要;三是邊界兩側可能經過長期封閉,雙方文化、宗教、習俗等已經發生重大變化,雙方經濟發展水平可能存在的差異,反而強化了雙方貿易的互補性,使得貿易成為可能。

(三)邊界效應演化

在現實的國家交往中,邊界不是單純的屏蔽效應或者中介效應,而是屏蔽效應和中介效應的復合,邊界的最終效應是屏蔽效應和中介效應互為作用的結果。通常而言,如果在封閉的條件下,邊界會發揮較強的阻隔和屏蔽功能,表現出強烈的緊閉性特征,中介效應就會大為削弱;而如果在開放的條件下,邊界的屏蔽效應取決于邊界的開放程度,只有當開放程度足夠高時,中介效應發揮的作用才可能超過屏蔽效應,使得中介效應發揮主要作用。

上述對于邊界屏蔽效應和邊界中介效應的分析是基于靜態維度的分析。經濟系統和邊界功能是動態演化的,隨著開放程度的提高,邊界屏蔽效應會逐步減弱,邊界中介效應會逐步增強;反之則反是。圖1描述了邊界效應的動態演化,也即隨著時間推移,兩國或地區一體化程度加深的條件下以貿易成本和貿易收益衡量的邊界效應演化情況。由圖示可見,在封閉條件下或者經濟開放程度和一體化程度不夠高的情況下,雙方貿易成本較高、貿易收益不高,屏蔽效應發揮主要作用;隨著經濟開放程度和一體化程度的加深,貿易成本快速下降、貿易收益快速提高,當達到一定量值,中介效應開始發揮主要作用。簡而言之,隨著開放程度的提高和跨境區域一體化的推進,邊界地區會逐步轉變成為連接兩端、增強交往、促進融合的橋梁型功能,邊界效應逐步演化為中介效應。

隨著一體化程度的提高,邊界效應逐步演化為中介效應的原因在于:一是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修建交通基礎設施的成本會降低,這有利于減弱原本由自然因素所產生的阻礙作用;二是隨著經濟體一體化的不斷發展,雙方的顯性貿易成本或者隱形貿易成本都隨之下降,比如政治互信不斷提高、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逐步降低等,促進雙方經貿活動更為緊密;三是經濟全球化的融合作用使得雙方制度、法律、文化、宗教、民族等軟因素不斷靠攏,在產品生產和消費上表現出趨同性和一致性,有利于促進雙方的經貿交往;四是隨著國家間邊界的不斷開放,貿易和要素的跨邊界流動增加,邊界地區的單向市場結構會逐步轉變為連接國外市場和國內市場的雙向市場結構,邊界地區不再是“外圍”,甚至可能成為區域性的發展“中心”,由于在地理上毗鄰新市場,一些外貿企業可能選擇到邊界地區生產,此時的貿易收益可能會高于非邊界地區。

三、模型設定及數據來源

(一)模型設定

本文采用擴展的引力模型驗證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邊界效應。引力模型的一般形式是:Tradeij=A(YiYj)/Dij,其中,Tradeij代表i國與j國的貿易流量,Yi和Yj代表i國和j國的經濟總量,Dij代表兩國之間的距離。上述模型轉換為線性形式為:lnTradeij=λ0+λ1lnYi+λ2lnYj+λ3lnDij,其中,λ0,……,λ3為系數。endprint

基于貿易引力模型的思想,本文借鑒McCallum(1995)計算美國和加拿大邊界對貿易效應的方法,構建如下測度中國與東盟國家邊界效應的貿易引力方程:

lntradeit=λ0+λ1lndgdpt+λ2lnfgdpit+λ3lndisi+λ4adji+εit

其中,i表示中國的貿易伙伴截面單元,t表示年度時間;adji是一個虛擬的邊界變量,當兩國毗鄰時該變量取1,不相鄰時,該變量取0,因此,adji的系數方向和大小就代表邊界效應;tradeit代表中國與i國的貿易流量,dgdpt和fgdpit分別代表中國和i國的經濟總量,disi代表中國和i國之間的距離。

(二)變量選擇及數據處理

貿易引力模型的變量選擇至關重要,經濟總量變量一般有GDP、人均GDP、人口等選項,本文選取GDP作為經濟總量的代表;空間距離變量測度的是兩國的貿易可達距離,本文選取兩國首都之間的地面最短距離。數據主要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網站統計數據庫和商務部網站統計數據庫,個別數據缺省的情況采用前后兩年的數據進行均值處理。其中,中國與東盟國家分析的時間范圍為2001-2015年,涉及中國與東盟10國,有效樣本150個。采用面板數據的優勢在于涵蓋更多的橫截面數據和時間序列數據,規避單一數據類型的時間和個體差異,增加模型擬合的效果和準確性。

四、實證檢驗及結果分析

下文將運用有關數據驗證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邊界效應。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設想的提出始于2001年,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正式建成。因此,本文將數據分析的時間段化分為2001-2009年和2010-2015年兩段,以便觀察邊界效應的變化。

(一)實證檢驗

在對原模型分析之前,對各變量進行面板數據單位根檢驗,結果表明各變量均為一階單整;接著采用Hausman檢驗來選擇面板數據估計模型,結果表明2001-2009年、2010-2015年和2001-2015年的Hausman檢驗結果都無法拒絕原假設,意味著均應當選擇隨機效應估計模型(限于篇幅,不再羅列原因)。經過Hausman檢驗后,2001-2009年、2010-2015年和2001-2015年的隨機效應估計結果見表2。

從2001-2009年、2010-2015年和2001-2015年中國與東盟國家引力模型的隨機效應估計結果可以發現,通過F值和P值可以認為三段時間擬合模型都通過了顯著性檢驗;模型的擬合程度都高于80%,說明所選變量能夠較好解釋中國與東盟國家雙方貿易流量。

(二)結果分析

首先,中國GDP總量和對方GDP總量對中國與東盟國家貿易流量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對方GDP總量的彈性系數高于中國。以2001-2015年估計結果為例,中國自身GDP總量和對方GDP總量的彈性分別為0.412937、1.120573,這表明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中國GDP總量每增加1個百分點,雙方貿易流量增加0.412937個百分點,對方GDP總量每增加1個百分點,雙方貿易流量增加1.120573個百分點。分段估計的結果進一步表明,中國GDP的系數正在增加,而對方GDP的系數變化不大,對方GDP系數仍大于中國自身GDP系數,說明東盟各國的經濟發展在中國與東盟國家貿易中的影響更大。

其次,中國與東盟國家距離變量估計系數為負值,盡管顯著性水平不高,但并不妨礙距離制約貿易流量的結論。以2001-2015年估計結果為例,估計系數為-0.692289,表明中國與東盟國家貿易距離每增加1個百分點,雙方貿易流量下降0.692289個百分點。分段估計的結果進一步表明,從時間序列的先后看,距離在中國與東盟國家雙方貿易中的估計結果絕對值不降反增,2001-2009年距離的彈性系數為-0.628453,2010-2015年距離的彈性系數變為-0.928713,說明距離對中國與東盟國家雙方貿易中的制約作用變大。

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邊界效應的虛擬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是本文最關注的。從邊界效應的估計系數顯著性來看,這種影響的顯著性水平不斷提高,2010-2015年的計量結果為10%;從估計系數的方向來看,三段時間的估計系數均為正,說明中國與越南、老撾、緬甸接壤的邊界效應呈現出中介效應,而非屏蔽效應;從系數的大小來看,2010-2015年邊界效應系數0.092683明顯大于2001-2009年的0.020498。尤其是2001-2015年的估計系數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估計系數為0.092683,意味著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中國與陸地鄰國越南、老撾、緬甸較之非陸地接壤東盟國家貿易流量增加0.092683個百分點。綜合分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視域內,邊界效應可以解釋中國與越南、老撾、緬甸的貿易流量,這種影響為正,顯著性水平不斷提高,而且邊界效應已經表現出不斷增強的中介效應。

五、結論及啟示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在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將中國與東盟國家經貿合作納入“一帶一路”視角,系統研究了邊界效應問題,通過統計對比、理論梳理和實證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及啟示:

(一)結論

第一,統計分析2001-2016年中國與東盟國家貿易數據發現,中國與東盟國家進出口貿易發展優于中國總體貿易發展,中國與越南、緬甸和老撾3個陸地接壤國家的貿易增速快于中國與東盟10國總體貿易增速,貿易地位穩步上升,尤其是越南已經進位為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貿易份額大幅提升,其貿易額已占到中國與東盟10國總體貿易額的1/5還多。endprint

第二,計量分析2001-2009年、2010-2015年和2001-2015年中國與東盟國家貿易關系發現,中國GDP總量和對方GDP總量對中國與東盟國家貿易流量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對方GDP總量的彈性系數高于中國,中國與東盟國家地理距離變量估計系數為負值。這與貿易引力理論和貿易實踐相符。

第三,邊界效應包括屏蔽效應和中介效應兩種類型,隨著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推進,邊界效應會不斷向中介效應演化。計量分析發現,邊界效應可以有效解釋中國與越南、老撾、緬甸的貿易流量。這表明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邊界效應正處于由屏蔽效應向中介效應轉化、中介效應逐步占據主導的階段。這驗證了引言部分所提出的假設。

(二)啟示

第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應更加重視同陸地毗鄰國家合作。中國與陸地接壤國家存在較大的發展差異和較強的產業梯度,尤其是中國與越南、緬甸和老撾產業互補性強、邊境小額貿易持續快速發展、全方位經貿合作成效顯著[3]。中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可以從戰術層面將與陸地接壤國家的經貿關系樹立為合作典范,展示“一帶一路”合作成果、爭取全方位互信,進而不斷向沿線縱深國家拓展。

第二,推進“一帶一路”落地應更加重視內部沿邊地區開發開放。中國沿邊省區是“一帶一路”推進的前沿和重要力量,這些地區在中國經濟發展區域版圖中屬于落后地區,但相對于陸地接壤國家而言又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因此,中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邊地區應著力推進開發和開放“雙輪驅動”,對內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且以發展產業集群、形成產業關聯為主的模式推進,對外擴大直接投資和強化產能合作。

第三,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在政策著力上應從影響邊界效應演化的因素入手。邊界效應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條件、政治安全、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以及制度、法律、文化、宗教、民族等軟因素。因此,中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應加強政治互信和認同推進政策協調溝通[4],加強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道路便利聯通,加強民間交往和文化溝通推進民心信賴相通,提升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水平,減少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推進貿易更加暢通。

參考文獻:

[1]段春錦,范愛軍.CAFTA邊界地區的一體化效應——基于市場潛力變化的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4(3):104-112.

[2]梁雙陸.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的邊界效應研究綜述[J].思想戰線,2008(2):109-114.

[3]蔣冠,霍強.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貿易創造效應及貿易潛力——基于引力模型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當代經濟管理,2015(2):60-67.

[4]范祚軍,劉靜,黃嫻靜.基于貿易暢通視角的“一帶一路”切入:貿易制度連接[J].桂海論叢,2017(2):29-37.endprint

猜你喜歡
一帶一路
印媒:“一帶一路”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環球時報(2014-12-10)2014-12-10 08:51: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夜夜爽免费视频|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呦女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av在线无码浏览|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州色色免费AV|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色综合婷婷|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91在线丝袜| 亚洲一区毛片| 国产va视频|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又爽又大又光又色的午夜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不卡|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成人亚洲国产| 992Tv视频国产精品|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啊嗯不日本网站|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蜜桃视频一区| 538国产在线| 久久五月天综合| julia中文字幕久久亚洲|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青青草视频|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亚洲成人播放|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 国产99视频在线| 国产一在线|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国产午夜看片|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国产经典三级在线| 91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本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视频一| 99re免费视频|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网站|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日韩色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