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承諾”是一道命題作文,有著明確的寫作要求,既有“限制”的一面,又有“開放”的特征,既考查學生審題立意的能力,又給予學生很大的寫作空間,體現出近年來安徽省中考作文命題以人為本、切合生活實際的指導思想。寫作時,既要認真審題,把握寫作要求,又要充分利用寫作空間,寫出自己的個性。
首先來說“限制”。從題目來看,“承諾”是中心詞,是寫作的內容,“承諾”是鄭重的許諾,是一種責任的表達,是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莊嚴的應答。“我”是寫作的對象,限定了敘述的角度。“這”是寫作的主體,是“承諾”的具體化。從“要求”來看,“自定立意”不是隨便立意,不能消極立意,立意一定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傳播正能量。“經歷”,告訴我們寫作時表達方式是以敘述為主;“感悟、認識”兼以抒情或議論。
其次來說“開放”。一是從導語來看,“承諾”的內容非常豐富,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生可選擇的對象有著很大的自由度。承諾的對象可以是人,如父母、老師、朋友,或者是某個陌生人,也可以是導語中提示的對象。“不闖紅燈,是對規則的承諾”,是從人對規范、制度的遵守角度來說的;“走近經典,是對閱讀的承諾”,是從人的自身素養的形成角度而言的;“追求卓越,是對人生的承諾”,是從人的價值追求角度來談的;“關愛他人,是對社會的承諾”,是從人與社會的角度來說的。二是從選材來看,題目要求“寫出你的經歷、感悟、認識”,這給了學生敘述自我、抒發情感的機會。考生可從日常學習生活中挖掘有價值的素材,力求真實,不宜一味求新,胡編亂造“承諾”的內容。從生活的細節入手,從切身的感受出發,即便是一些平凡小事,只要感情真摯,一樣可以出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