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思源
夏天,我回到了故鄉,回到了老宅——這個令我魂牽夢縈的兒時樂園。回憶的潮,一次又一次地漫上心頭,留下了數不盡的珍貴記憶……
一個小男孩闖進了我的心境。我奇怪的是:為什么我那高聳的心墻,沒有抵擋住那男孩的腳步?男孩身旁跟著一位慈祥的老爺子,他用那粗糙的大手輕輕握住男孩稚嫩的小手。男孩慢慢停下腳步,用雙手拉住老爺子的手,大力地晃動,用我兒時的聲音,向老爺子懇求:“太姥爺,給我買匹小馬吧,我可想要小馬了!”老爺子臉上的笑更加燦爛了,他說:“好,好,下次太姥爺去趕集就給你買!”……這就是兒時的我,和我那年邁的太姥爺。
轉眼八年過去了,八年后的太姥爺顯得更加蒼老,八年前的那匹小馬依然沒有出現,八年后的我也不會再提這般可笑的請求了。可是八年后的我們,卻疏遠了許多。太姥爺的耳朵不好使了,每次對話,我都要重復兩三遍,即便如此,太姥爺也常會答非所問;太姥爺還尿床,我知道老人大概都這樣,但面對這樣的他,我竟然有些嫌棄。與其和他在一起,還不如與虛擬的網絡世界打交道,可最讓我受不了的是,這里沒有WiFi。舅奶見到這一切,便叫我去鎮上的她家住,有電腦有網絡,購物也方便。我于是痛快地答應了。這次太姥爺的聽力卻出奇的好,滿臉又是我兒時他那種慈祥的笑:“你去吧,記得多回來看看太姥爺。”我見太姥爺答應,便收拾收拾東西,頭也不回地走了。
在舅奶家的生活,才是我平時得不到的享受——手里的零食,眼前的電腦,那時的我似乎一切都問心無愧。
在舅奶家過了一個月,見太姥爺的最后一面是在上飛機的時候。太姥爺像我兒時一樣輕輕拉著我的手,很不利索的腳似乎每走一步都在顫抖。送到安檢口的時候,我本能地掙脫太姥爺的手,含糊地說了一句“再見”。沒想到的是,太姥爺拍了一下我的肩,神秘地笑著說:“下次你再來,太姥爺給你買小馬……”又輕輕拍了拍我的手說:“去吧,多回來看看太姥爺!”我當時以為他老糊涂了,還沒上飛機我就忘了“買小馬”的事兒……
一年之后,寒假,我又回到舊居。我驚奇地發現,這兒居然裝了電腦,通了網絡……太姥爺蹣跚走來,貼在我耳邊大聲說:“我給你買小馬了。多在這兒陪陪太姥爺吧……”瞬間,我的心怦怦怦狂跳不已,甚至連呼吸頓時也變得急促了!
我的享受,就是他的享受;而我的陪伴,就是他最真摯的渴望啊!
【評點】
這是一篇富于啟發性的敘事文,也是一篇關注老年人心理訴求的頗具人文情懷與現實意義的優秀之作。文章所講的故事本身并不復雜——太姥爺為了能讓“我”多陪陪他,特地在老宅裝上了對他而言根本沒有用的電腦,又通上了網絡,然而,因為有“買小馬”的故事貫串前后,有了“我”和太姥爺情感、態度上極其鮮明的對比,有了“這次太姥爺的聽力卻出奇的好”之類略帶夸張但并不失真的語句,以及一系列令人過目難忘的細節,文章的境界與感染力也就提升到了“峭拔”的高度。全文主題突出,選材扎實,感情真摯,行文質樸而有味,誠可謂文質兼美、不可多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