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兆熊
隨著近幾年大家開始關心氣荒問題,生物質天然氣成為資源綜合利用的熱點。環保公司、農業公司,甚至是大型上市企業紛紛把目光轉向生物質天然氣的建設。
在我國,農村沼氣一直是鼓勵發展項目。印象里國家從幾十年前就鼓勵農村興建沼氣池,從一家一戶的“養豬-沼氣-種植”,到大型集中式沼氣站,甚至在養殖行業里,沼氣裝置成為了養殖企業的標配。
但是也有很多人覺得沼氣的建設不是一件小事情,讓農民去建設運行沼氣池很難長時期正常運轉。因為沼氣的生產和利用、沼氣池的維護等都是有很高要求的。甚至一些養殖企業真的就把沼氣裝置當成了環保設施。實際上一些市級沼氣裝置運行情況并不樂觀,有專家提出,如果建設沼氣池后,沼氣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天然氣外溢對環境的破壞更甚。
隨著國內外技術、裝備條件的改進,目前企業建設的都是特大型沼氣,基本實現自動化控制,設備維護也由機器設備完成。所以大型沼氣發展似乎是沒有太大問題。筆者走訪了一些大型沼氣項目,無一例外的,大家都想到了利用沼液沼渣生產有機肥。
對于大家把資源榨凈的想法值得肯定,但關鍵是沼液沼渣生產的有機肥怎么銷售?有的企業說他們有自己的銷售渠道;有的企業說他們與大型農資國企合作。可真的情況像他們描述的那么樂觀嗎?
答案是不好說,近兩年生物質天然氣企業跑馬圈地,到處圈占底盤,搶占農村可利用有機資源,對我國農業環境治理是個促進。未來這些項目能否長期穩定運行,關鍵在于后續產品的消化。面對已經飽和的農資市場,新增的這些沼液沼渣有機肥能夠被市場接受并消化嗎?生物質天然氣企業關心的是產氣量,能不能把更大的精力用在副產物處理上呢?
大家都知道沼液沼渣可以做有機肥,可是怎么用、用多少、配合什么用、用在什么位置,這都是技術性問題,也有企業把沼液排在自己預留農田里,莊稼燒死了,土壤板結了,好東西反倒成了壞東西,從此也不敢再說向農民銷售沼液的事情。
沼液沼渣有機肥是很好的農業生產資料,更需要相應的技術配合推廣,如果粗暴式推廣,沒有技術支持,后果不堪設想。未來這些大型生物質中心的運行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沼液沼渣的消化,未來誰占領了沼液沼渣處理利用高地,誰就是生物質天然氣企業的救星。作為生物天然氣企業在副產品處理上未必是主力,所以,農資企業的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