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前,黑龍江各級農業部門主動適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形勢,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積極推進種植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上取得了較好成效。
據悉,全省在2017年實現玉米面積調減1000萬畝和蔬菜等特色作物發展到1000萬畝“兩個千萬畝”調整目標之后,今年全省種植結構繼續調整優化,蔬菜、鮮食玉米、漢麻、中藥材等特色作物面積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目前,全省建設“互聯網+”高標準示范基地1458個,基地面積達到397.8萬畝,示范帶動全省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可達到8000萬畝,比上年增加近400萬畝,推動質量水平實現新突破。在生產效益方面,2017年,全省僅蔬菜一項種植總收入212億元,新增31億元,帶動全省1800萬農民人均增收172元。今年據全省6個蔬菜生產信息監測基點縣數據顯示,6月中旬黃瓜、番茄、菜豆等大宗蔬菜地頭平均批發單價較去年同期增長10%以上。結構調整帶動種子繁育、印刷包裝、設施機械、塑料編織、農膜棉被、系列農資等相關產業近20項,拉動采后包裝紙袋、塑料編織袋、周轉箱等附屬物加工生產,直接產值達到2500萬元以上,成為解決城鄉就業和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