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徐娜
最近幾年,受土壤酸化、追求高產、化肥施用不合理等因素影響,加上在酸性土壤上過多種植喜鈣作物,在中性土壤中大量施用氮、磷、鉀、鎂肥及微量元素肥料后又未及時補鈣,造成土壤中鈣含量不足。而多數種植者認為土壤本身含有豐富鈣元素,就忽略了為土壤補鈣的重要性。
土壤缺鈣產生化肥利用率低、土壤結構變差、植物抗逆性降低、生長受阻、產量品質下降等危害。杭州瑞年貿易有限公司業務代表袁軍介紹說:“現在還有相當一部分種植者并未正確認識到鈣在土壤和植物生長中的重要性,將缺鈣現象誤認為是有機肥施用不足、化肥施用量過多造成的。導致缺鈣土地上生長出的農作物品質低下,不同的作物甚至會出現壞死、裂果、減產等現象?!?/p>
高品質農作物是綠色農業、生態農業、高效農業的基礎。早在19世紀,鈣就與氮、磷、鉀一起被稱為“肥料四要素”,有“植物細胞代謝的總調節者”之稱。
鈣參與植物細胞壁的生成,促進細胞分裂,可以促進根尖、生長點、幼果等細胞分裂活動較為活躍的位置健康生長。除此之外,鈣還是植物體內部分酶的組分和活化劑,對碳水化合物代謝有積極作用。同時可以降低有機酸對植物產生的毒害,對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合成過程以及植物體內生理平衡起著重要作用,可以促進原生質膠體凝聚、降低水合度,使原生質黏性增大,增強抗旱、抗熱能力。
“植物中豐富的鈣含量可以增加細胞之間的黏性,增強果實后期品質,表現在水果上就是葡萄的果粉、柑橘的油包、蘋果表光等?!卑拇罄麃喪榔杖鹱魑餇I養公司中國區技術研究員何金鋼表示,在作物成果期對鈣需求量大時,如果保證作物鈣含量,則可調節作物生物活動,抑制乙烯產生,可以延緩作物衰老、大大提高果實品質。此外,鈣的有效補充可以減輕重金屬或酸性物質對作物的毒害作用,同時還能增強作物對于鹽害、凍害、干旱、病蟲害的抗性。
我國缺鈣土壤主要分布在南方酸性紅壤土和交換量較低的砂質土,以及淮北、西北、東北西部以及東部濱海地區的鹽堿土。這些缺鈣的土壤會直接影響作物的生長。
鈣作為一種重要的中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長必需的營養元素,在植物生長期起到重要作用,土壤中鈣含量不足直接影響作物品質。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華南地區土壤中因風化及淋溶作用強烈,導致鈣大量流失,其中紅壤和磚紅壤缺鈣現象明顯,一般含量僅為0.02%。華中地區土壤鈣含量稍高,為0.25%左右。
“土壤中的鈣可以促進有機質分解礦化,對土壤膠體的鹽基飽和有重要作用,能夠阻止土壤酸化?!焙谓痄摫硎?,土壤中的鈣離子對銨鉀、鎂等離子有拮抗作用,可以把這些離子從土壤膠體中交換出來,利于植物吸收,提高利用率。
鈣元素缺失的土壤呈酸性狀態,而大部分致病真菌易在酸性土壤中滋生,土壤中鈣含量的存在可抑制病菌危害。不僅如此,土壤中的鈣可將土壤膠體中的氫離子、鋁離子、鈉離子交換出來,增強土壤膠體凝聚力,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作物缺鈣有以下原因:一是因鈣本身難被吸收,導致作物對于鈣的吸收利用率不高;二是因土壤酸化、化肥施用不合理等因素導致土壤缺鈣,從而導致生長在上面的作物鈣含量缺失;三是因肥料間相互制約作用,影響作物對鈣元素的吸收。如南方酸性黃壤和紅壤,因淋溶作用致土壤中鈣含量先天不足;中性土壤最近幾年由于化肥施用不合理、追求高產等因素,也出現酸化缺鈣現象。農作物吸收了耕作層土壤中大量的鈣、鎂元素,造成土壤耕作層鈣、鎂不足,鹽基不飽和,產生土壤酸化現象。針對以上原因造成的土壤缺鈣,農戶可施用石灰補鈣,這樣可使植物和土壤補鈣還可降低土壤pH值,防止土壤酸化,從而減輕或消除酸性土壤中大量鐵、鋁、錳等離子對土壤性質和植物生理的危害。
何金鋼介紹說:“黃瓜和西紅柿在科學補鈣后,苗期生長態勢良好,還能縮短移栽后的緩苗期,出現死棵爛苗的現象少了,不僅開花多而且多果率高,果實品質好?!笨梢哉f土壤不缺鈣,作物可能缺鈣;土壤缺鈣,作物一定缺鈣,土壤補鈣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