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志
“心理活動是無聲的語言”。心理描寫是指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內心世界和思想活動的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種重要手段。它能夠直接寫出人物的七情六欲,把單靠外部形象難以表現的內心感受揭示出來。在作品中,心理描寫往往是與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結合起來,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心理描寫是寫人物“怎么想”,直接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結合故事情節的發展,分散地進行描寫,這種情況比較多;另一種情況是獨立地大篇幅地集中描寫人物復雜的心理活動,穿插使用多種心理描寫方法。高爾基的長篇小說《母親》的最后一章,就是突出的代表。《母親》最后一章是全書情節發展的高潮,是塑造突出主人公——尼洛夫娜形象的重要篇幅。為了突出母親從普通勞動婦女到一個堅強的革命者的轉變歷程,交錯集中地使用了五種常用的心理描寫方法,即心理剖析、內心獨白、環境襯托、動作暗示、夢境幻覺等。
心理剖析。所謂的心理剖析就是作者以旁觀者的身份對人物的內心進行剖析、評價,從而表現人物的思想活動,體現人物的思想變化。“強烈的災禍的預感使她想起這個人曾經在她面前再現過兩次……他們認識她,她被盯住了,這是很明白的。”“他的眼光接觸到一道沒有精神的膽怯的視線。后來腦子閃過了雷賓的臉。幾秒鐘的動搖好像使她更堅定了,心也跳得比較平穩起來。”在這里,表現了母親當時當地的激烈的思想波動,突出思想變化的過程,行文上比較自由。這種刻畫人物心理活動的手法,必須把握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寫誰像誰,要寫出“這一個”。同時必須鉆到作品中人物的心里去,設身處地想一想,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心理活動強安到人物的心里去,越俎代庖就會損害人物形象。
內心獨白。它猶如電影中人物思索時的畫外音,把人物的思想活動全部表現出來?!啊甑傲藛帷赣H問自己道。他接著就顫抖地回答:‘大約還不妨吧……’”“‘那么帶了箱子逃嗎?……趕快跑!……’她立刻覺得振作起來,她把主意完全打定之后,又添上一句:‘不要給兒子丟臉!沒有人害怕?!钡鹊纫幌盗袃刃莫毎?,十分細膩而又真實地體現了母親由動搖到堅定的心理過程。語調生動,“言”如其人,“言”為心聲,把母親的心里完全地剖示給讀者看,有利于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這種心理描寫方法是人物在特定的環境中圍繞客觀情勢而產生的“思索”,比語言描寫更真實,更深刻,合乎生活邏輯,不要人為的制造心理活動不要為寫“心理”而寫心理,要避免無病呻吟的虛假現象。
環境襯托。文學作品中,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社會環境,都是指那些和人物發生直接聯系的客觀外界條件的描寫,用以烘托人物性格,立足點放在刻畫人物形象上,寫明環境,寫實人,襯托人物的內心活動。“嚴寒干燥的空氣緊緊地包圍住她的身體……”“骯臟的被煤煙熏黑了的三等候車室里面已經擠著許多人……”由環境襯托出人物的主觀感受,襯托出母親到車站接受任務時緊張心理。人物描寫中,切莫把環境當成膏藥,隨意亂貼到作品中去,更不要把它當成裝飾品。寫環境要想到人,要為人著想,要為人服務,才能起到襯托作用,才能突出人物性格。
動作暗示。“言為心聲,行為意表”,作者用“不由自主”的動作揭示人物內心隱蔽活動的心理描寫手法?!澳赣H用手摸了摸箱子冰冷的皮,將臂肘靠在上面,很滿意地望著大家。”“母親不慌不忙地走到凳子跟前,小心地慢慢坐下去……”母親接到傳單后那種高興難以抑制的熱情及小心謹慎的心理,由“不由自主”的動作揭示出來?!按藭r無聲勝有聲”,抓住人物不尋常的舉動,為刻畫人物性格特征服務。但必須“行不離譜”,人物的“不由自主”的動作,并不等于作者的無意識的亂說亂動,要精心設計,才能描寫出這種寓含深刻的一舉一動,達到巧妙真實地揭示人物心靈深處秘密的效果。
夢境幻覺。夢幻是和人物的思想、性格、處境密切相關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直接跟人物的內心活動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如“這些想法好像燒痛了她,劇烈地刺激她的頭腦,好像一根根燃燒著的繩子抽打著她的心……”“母親覺得,有種敵對的力量執拗地緊緊抓住他,緊壓著她的肩膀和胸部,玷辱她,使她陷在死一般恐怖里?!边@些幻覺體現出處于動搖中的母親,極度痛苦的心情。夢境幻覺是現實的折光,作家借住夢幻來抒寫真情,是表現人物心理活動和精神狀態的一種特殊手法,比直接抒情刻畫更動人,更能增添作品的抒情和浪漫色彩。在寫作中必須緊扣人物處境心理,才能把人物心靈深處的思想活動和精神狀態揭示出來。
總之,人物的心理描寫的手法多種多樣,但無論哪種手法,都必須抓住最能體現人物精神的特征來描寫?!赌赣H》的最后一章是集中綜合運用心理描寫手法的典范,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文學作品的主要描寫對象是人,寫人的關鍵是突出人物性格,而心理描寫是突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我們必須很好地掌握它,才能深入地理解或刻畫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