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春耕大忙時節,也是農資不法商販“忙碌”的時候,各類假化肥渾水摸魚,進入一些地區的農資市場。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如果讓這些假冒偽劣產品撒在田地里,不僅會使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農民朋友的付出和憧憬也會隨之付諸東流。作為中國農資行業的“國家隊”,中農集團及中農控股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維權打假活動,確保農民在春耕生產中用上放心的農資產品。
3月6日,中農控股接到內蒙古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商分局協助調查函,調查函中稱,通遼開發區農民購進的“中國農資”牌復合微生物菌劑涉嫌假冒,請求中農控股對其3個包裝進行鑒定。經核實,這3種40千克/袋“中國農資SINO-AGRI”牌復合微生物菌劑的生產商分別為臨沂田園肥業有限公司和連云港豐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均涉嫌商標侵權和產品造假。中農控股與臨沂田園肥業有限公司、連云港豐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上述3種復合微生物菌劑包裝貨物沒有任何經銷合作關系,也沒有對以上兩家公司進行過商標商號的使用授權,在未經授權擅自在產品或商標上使用中農集團商標“中國農資”的文字、圖形及其組合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
為保護農民的利益,中農控股迅速將回函發送至內蒙古通遼開發區工商分局,開發區工商分局執法人員連續奮戰多日,走村入戶120余戶,查找案件線索。經了解,山東臨沂田園肥業有限公司以通遼市宏升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的名義,采取進村入戶召集人員在酒店開會的形式,銷售包裝袋標有“中國農資”及圖形商標的復合微生物菌劑856袋。同時,工商分局執法人員對未銷售的18噸肥料進行了扣押。
3月12日,中農控股派出專人會同負責內蒙古區域銷售經理,以及全國知名農資打假維權專家、中農控股打假顧問甘小明,前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商分局,就臨沂田園肥業有限公司和連云港豐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擅自使用商標商號的侵權行為進行了現場舉報,并將一面印有《高效服務打假先鋒》的錦旗代表公司送到分局執法人員手中,感謝執法人員在紅盾護農保春耕中的貢獻。
由于涉案金額超10萬元,已涉嫌構成犯罪,此案已移交內蒙古自治區通遼開發區公安局處理。
這僅僅是中農控股2018年堅決打擊假冒偽劣農資產品的第一案。與此同時,公司的打假團隊還在云南、遼寧等多地進行維權打假,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為保護農民切身利益,確保農民用上放心可靠的農資產品,中農控股會將打假工作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