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沂第三中學;臨沂北園路涑河小學)
人的創造性包括創造意識、創造思維和創造個性品質。其中,創造意識是創造性活動的動力系統,創造思維能力是創造活動的操作系統,而創造性個性品質是創造活動的啟示、調控和成功的保證系統。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個性品質關鍵是逐步培養和形成創造性個性。結合中學化學教學實際,就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個性品質,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和做法。
首先,在中學化學實驗操作中,教師常發現這種情況,對有毒性氣體、腐蝕性試劑、爆炸性現象的實驗,大膽的學生敢聞、敢碰、敢做,而膽小的學生卻只當觀眾,不敢動手,或佯裝記錄數據,寫實驗報告時就抄襲別人的數據或照抄課本。
其次,教師必須重視演示實驗的“示范”作用。做演示實驗時,不但對其中存在的危險情況、安全操作及防范措施詳加分析,讓學生了解規范的操作步驟,而且還適應身體力行、做好示范。使實驗在情趣中充滿哲理、平淡中表現新奇、觀察中激發向住、危險中折射崇高做到安全實驗不失謹慎、危險實驗不亂方寸、簡單實驗絕不馬虎、復雜實驗確保成功。對每一個實驗總是傾注熱愛和關懷,表現出無限的樂趣,以此淡化學生對實驗的恐懼,培養學生敢于冒險、膽大心細、嚴謹認真的性格,激發學生對學習化學的熱愛。
思維的批判性是指思維活動中善于嚴格地估計思維材料和精細地檢查思維過程的智力品質,是思維過程中自我意識的監控作用的結果。思維的批判性使思維嚴密全面,有自我反省的精神,因而培養思維的批判性品質,對于提高思維品質,培養創造性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思維的批判性來自于學生對思維活動的各環節、各方面的“調整”“校正”,來自學生對問題本質的認識。在實驗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不唯書、不唯師,不迷信權威,敢于對實驗現象、結論提出質疑,對實驗方案進行“挑剔”,能從不同角度、不同的層次給予全面的思考、分析,找出其缺陷與不足,進行修正與改進,設計合理方案等。例如,在進行銅與硝酸反應時,照課本實驗,學生們都聞到了刺激性的氣體,于是急著開窗戶。
好奇心是激發學生探索事物的欲望,是追根尋底的動力,是發現、創新的誘因。美國哈佛大學校長在世界大學校長論壇講過:“如果沒有好奇心和純粹的求知欲為動力,就不可能產生那些對社會和人類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創造。”可見一切發明創造都來源于對事物永不滿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那么,如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呢?
不斷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質疑是激發學生好奇心、求知欲的重要方式。例如,學習“鹽類水解”時,首先提問:“酸性溶液PH<7,中性溶液PH=7,堿性溶液PH>7,那么NaCl、NH4Cl、CH3COONa的水溶液的PH分別是多少?”學生們爭先恐后地回答:“PH=7,因為它們都是鹽的水溶液”。此時,教師先不作評判,先做實驗,用PH試紙測定三種鹽水溶液的PH值,結果發現:NaCl水溶液PH=7,NH4Cl水溶液PH<7,而CH3COONa水溶液PH>7。顯然,測試結果與之前的結論發生了矛盾。是以前的結論錯了,還是另有原因?這樣的設疑,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的欲望,進而他們又會想:為什么鹽溶液會呈不同的酸堿性呢?于是促使學生有了積極思考、探索新知的動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象力對于學生形成創新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一是讓學生有意識地聯想,如講到CH4氣體燃燒的火焰顏色時,聯想到H2、CO氣體燃燒的火焰也是淡藍色的;講到CH4氣體的實驗室抽取時,聯想到這套裝置還可以制O2、NH3氣體;講到硬水的軟化時,聯想到水壺為什么易起水垢;講到濃硫酸的強腐蝕性時,聯想到皮膚沾了濃硫酸該如何處置。二是鼓勵學生猜想、幻想、異想天開。對堿金屬、鹵族元素,我就鼓勵學生通過逆向思維進行假設,如果它們能以游離態存在會出現什么后果呢?這樣他們很快就能想到:自然界中的物質都是以能量較低的形式存在,因為只有能量低才能穩定。由于堿金屬、鹵族元素是典型的金屬、非金屬,性質比較活潑、能量較高,為了穩定下來它們必然形成化合物,所以它們只能化合態存在。
創造性個性品質的開放性主要表現在:不保守,不墨守成規,性格開朗,有探索精神。結合教學實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有意識培養:
1.開放化學教學資源
開放化學教學資源是盡可能利用一切有利于實施化學教育的信息、媒體、載體,實現教育資源的最佳配置和發揮最大功用的必然選擇。進入信息化社會,教育要融入生活,融入社會。一方面,進一步發揮教材、參考書、實物、模型、圖表、實驗室、圖書館等傳統教育媒體的作用。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化工廠、科技館、博物館等社區化學教育資源的教育作用,重視化學聲像材料的應用和多媒體化學課件開發,尤其是網上化學教育資源共享,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習質量。
2.開放課堂教學,創設個性教學氛圍
民主、平等、開放,創設個性教學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必要前提。在這樣的氛圍里,學生才能放下上的包袱,自由聯想,暢所欲言。大力推行啟發式、討論式和分層次教學,學生主動參與,加強教與學的雙向交流;對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立不同的評價標準,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個性、能力特點,看到努力方向,增強自信心。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檢查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是認識的最終目的。唯有實踐和行動才會有所創造,教師是教學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化學教學要聯系學生生活和社會實踐,幫助學生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研究性學習。雖然在實驗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通過這種親身實踐獲取了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提高了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進而也促進了學生創造性個性品質的形成。
總之,創新思維個性品質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每一位教師責無旁貸的任務,我們要站在時代需要的高度來積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