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兆熊
前段時間網上有段曝光問題肥料的視頻,我們暫不討論該肥料是否違規,是否不合格,但是在視頻中提到這個向當地分銷的農資商,竟然實現了零庫存管理。這是多少企業夢寐以求的事情呀。如果這套管理辦法再進行完善,形成一套管理軟件,那對我們農資行業可真是一大幸事。
十幾年前,做農資企業的人都明白,農業技術服務將會決定我們的市場地位。可是現實中所謂的技術指導會議,卻是以銷售為核心,技術講課只是走走形式。后來央視都開始關注農資行業,發現在民間有一種農資“忽悠團”,騙子們通過召開一場場生動、靈活的會議,用所謂的技術指導,成功銷售肥料,同時還解決了賒銷、庫存等農資行業銷售中常見的難題。后來農業企業也開始組織各具特色的營銷會議。從原來的訂貨會,變成了營銷會議,變成了峰會等,技術專家水平互相攀比,國家級、世界級大師出現在了各種農資會議中。還有企業探索,學習提升“忽悠團”的做法,直接做基層會議銷售,取得了很大成功,也為農資銷售模式探索出一條新路。
再看看視頻一直沒有露面的經銷商,人家是詳細摸清了客戶需求,需要多少,先收錢,后從廠家直接發貨,價格優惠,農民也積極。為什么農資行業的企業不認真研究一下,他的服務,管理怎么做到的,未來農資行業是不是可以探索、完善這種零庫存、不賒銷的銷售模式呢?
未來怎樣通過合理的布局產品庫存,采用不押款、零庫存且相對較低的價格銷售,減少農民投入,這不是農資行業一直要實現的事情嗎?這些年,農資產品隨著政策,市場的變化,探索者各式各樣的銷售方式,賒銷是分銷商最頭疼的事情。
網絡視頻曝光的這款肥料不重要,這個分銷商零庫存的銷售方式真的值得我們學習,相信不久就會有企業抓住實質,改革創新,實現自己的零庫存銷售,從而保證自己的銷售利潤。
從農資“忽悠團”到零庫存分銷,很多時候不走尋常路的朋友還是值得行業研究的,或許他們還真的給行業進步帶來了新思維。雖然農資“忽悠團”,還有零庫存的分銷商有著銷售不合格產品的可能,但是他們也在探索一種新的模式,從市場看這種模式是被認可的。如果我們這些生產優質農資產品的企業能夠從他們的創新精神得到啟發,把合格的農資產品通過新的模式銷售農民的話,農資行業必將發生巨大變化。對于市場上的行為,不能簡單以售假看待,要領會人家的核心,取其精華,發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