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艷紅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實驗幼兒園)
幼兒園的教學環境對幼兒的成長會帶來很大的幫助,在新形式的教育方式中,幼兒教師會更注重教學環境的變化對幼兒的影響,進而創造一個溫馨舒適的教育環境,逐步地引導幼兒更好地前行。幼兒園的環境教育將會成為幼兒教育引領,讓幼兒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能夠擁有多種多樣的體驗經歷,也能夠讓幼兒對實際生活環境得到更好的認知,更能夠豐富幼兒的思想,帶動幼兒的思維發展,促進幼兒全身心的發展。
1.在幼兒園的教學中,教師進行故事情境的創設,能夠帶動幼兒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幼兒園的小朋友是屬于剛會說話的年齡階段,詞匯量并不豐富,語言的表達能力也不強,許多想法都無法用語言描述出來,這就要求幼兒教師要想辦法激發出他們的潛能。例如,幼兒教師可以經常給小朋友們講故事,如龜兔賽跑等有趣的故事,當幼兒教師講到兔子認為贏過烏龜太輕松了,決定先打個盹,再追上烏龜的時候,幼兒教師可以讓小朋友先猜一猜結局是怎么樣的,最終是兔子先到終點還是烏龜先到終點呢,然后讓小朋友展開自己的想象,描繪自己所想的結局,最后幼兒教師讓每個小朋友把自己所想的龜兔賽跑故事講給全班同學聽,這樣的教學環境既能讓鍛煉幼兒的思維,也能鍛煉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生活化的教育環境創設讓幼兒對現實的生活能夠進行更好的認識。幼兒對周圍的事物接觸的不是很多,許多生活方面還需要逐步的去實踐、去經歷,才能明白。因此,幼兒教師就要引領幼兒進行實踐的學習。例如,幼兒教師通過與幼兒講小蝌蚪找媽媽的這篇故事的時候,故事的結局小蝌蚪找到的媽媽是青蛙,但是小朋友們只定會非常不理解,為什么小蝌蚪和青蛙媽媽不一樣呢?這時候幼兒教師可以找幾只小蝌蚪讓幼兒們進行觀察,幼兒們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會發現小蝌蚪先長出兩條后腿,然后長出兩條前腿,待四條腿長齊了,脫掉綠衣服,就變成了青蛙。這樣的小蝌蚪演變青蛙的實踐方式能夠讓幼兒們更加真實進行理解和知識的學習,也讓幼兒對生活中的常識逐漸了解。
幼兒時期,孩子們通常都比較喜歡玩,幼兒教師也會經常帶領孩子們一起玩耍,在此期間,可以幼兒們逐漸學會交流、學會合作,彼此增加友誼,也能夠逐漸對教師充滿信任。例如,幼兒教師和幼兒們在玩老鷹捉小雞的時候,教師可以充當母雞努力的護住充當小雞的孩子們,不讓他們被老鷹抓走,讓幼兒們感覺到教師是他們堅強的后盾,逐漸的喜歡他們并信賴他們。教師也可以組織幼兒們進行拔河,并把幼兒進行分組比賽,當哨聲想起的時候,使孩子們為了共同的目標,小組的榮譽而努力,彼此齊心協力,團結一致。因此,良好的環境不僅能讓幼兒們擁有健康的體魄,更能夠讓幼兒學會如何與人接觸、溝通。
教學環境的創設越來越受到幼兒教師的青睞,幼兒的教育一定要擁有良好的環境。在幼兒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創設新穎的教育環境,進而吸引幼兒的注意,逐漸開發幼兒的思維能力。例如,幼兒教師在教幼兒畫向日葵的時候,幼兒正處于玩心重的年齡階段,長時間讓他們坐在座位上專心畫畫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幼兒教師要創造新穎的教學環境,讓孩子們能夠注意力集中。幼兒教師可以適當的運用多媒體的形式,把幼兒們所需要畫的向日葵形象生動的展示出來,讓孩子們更加立體更加直觀的觀察,伴隨著視覺上帶來的沖擊,幼兒教師可以伺機為幼兒講一些關于向日葵的小常識,開拓下他們思維的發展,如早上太陽從東面升起時向日葵就面向東面,中午太陽面向南面時向日葵也面向南面,晚上太陽從西面落山向日葵就面向西面,總之向日葵總是向著太陽的方向進行生長的。再如,我們日常生活中喜歡吃的葵花籽其實就是向日葵的果實;進而無論是在視覺上還是聽覺上都能牢牢的吸引住幼兒的注意,使他們更好地完成作畫,也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了很多知識,更豐富了他們的思想,讓幼兒的學習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總而言之,教育環境的變化不斷影響著幼兒的身心發展,環境的創設與幼兒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在教育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要不斷地創造優良的教學環境,讓幼兒在良好環境的作用下,更好的完成學習啟蒙階段,自主地進行思考,保持一個樂觀的心理狀態,并在快樂、輕松的環境中不斷地學習、成長。
參考文獻:
[1]魏瑋.環境創設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探微[J].科教導刊,2016,(01).
[2]馬敏娟.幼兒園環境創設對幼兒的隱性教育作用[J].家教世界,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