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茂昌
(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楊河鎮中心小學)
從小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小學階段的教學目標。而體育作為小學生綜合素質不可缺少的環節,是小學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學生身體健康的成長和發展。筆者結合自己在小學體育教學工作中的經驗,從發現的問題,到改進策略和方法,談幾點自己的認識和思考,與大家共勉。希望能引起大家對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視,能推動小學體育的教學發展。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體育一直被當作一門可有可無的副課,像音樂、思想品德課一樣,被忽視。所以,雖然在新課標教學理念的引領下,小學所有的課程教育教學都有了一定提升改革,但是體育教學依然存在以下問題:
(1)體育教學觀念落后。大多數體育老師,把體育課當成了自由活動課。在小學體育課堂上,老師的教學策略是,自由活動,有學生打乒乓球、有學生打籃球,有學生玩沙包等,體育課上就沒有系統的體育鍛煉教學,更沒有體育項目,這種觀念落后的、散漫的教學顯然影響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讓學生對體育課產生錯誤的認識。
(2)休育設施不完善。由于對小學體育認識上的不重視,所以小學體育課上的設施,要么就沒有,要么缺胳膊少腿的,操場上除了一副籃球架,乒乓球案,單杠雙杠,再幾乎沒有什么體育活動項目設施。這不但讓學生的體育鍛煉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而且還讓學生在單一的體育活動中沒有選擇,久而久之,讓學生對體育課失去興趣,影響體育教學的效率。
1.運用游戲創設教學情境,提高教學效率。小學生由于年齡的關系,他們對一本正經的教學方式不太熱情,要想讓他們融入體育課堂,老師就要結合他們心理特點,根據他們愛玩、好動、好奇心強的特征,運用他們喜聞樂見的游戲創設教學情境,用新穎的教學方法把他們代入教學活動,強化體育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要領,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在帶領學生學習“障礙跑”這個體育項目的過程時,我發現直接在田徑場上放置障礙物,讓學生跳過障礙物,無形中會讓一些女生或者膽小的學生產生恐懼而退出學習,不積極參與。如果老師能結合學生的心理需要,融入游戲,創設教學情境,把教學場地設計成“封鎖區”的游戲情境,引導、鼓勵學生突破“封鎖區”的防線達到勝利終點。這樣才能讓“障礙跑”更加吸引學生,讓學生積極投入鍛煉,提升教學質量。
2.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習興趣。其實,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我們發現,好多學生對體育課還是很有興趣的,主要原因是體育課可以自由活動,玩自己喜歡的籃球、乒乓球等等。作為小學體育老師,為了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改變體育教學現狀,我們就要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小學生對體育課的這點興趣,采用有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體育項目也產生濃厚的興趣,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如短跑、中長跑,跳高、跳遠、鉛球、接力;再如學生熟悉的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跳繩,等等。我們知道,小學生的心理、思想、興趣都正在發展形成,這個時期正是培養他們對體育興趣的最好階段,在教學生這些體育項目的時候,老師只要注意以激發和培養學生興趣為目標,用發展的眼光,采用新的、有趣的教學策略和方法營造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感染學生,讓他們從對一個項目的興趣,延伸到整個體育課程,貫穿到學習體育的過程中,就能保證學生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愛上體育鍛煉,產生學習的熱情,從而,逐步養成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促進體育教學的發展。
3.加強小組合作交流,培養體育精神。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希望孩子以后有合作、協作的精神,勇于探索未知的世界。小學生體育是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識的很好平臺,所以,老師要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加強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使學生在小組交流中,培養其體育精神。比如,拔河比賽,這就是一個合作形式非常突出活動,老師就要借助類似的活動,凸顯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體育精神,實現體育教學的價值。
總之,小學體育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塑造學生性格,培養學生合作團結精神以及培養他們終身體育的意識非常重要。作為小學體育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采用新穎有趣的方法,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提高他們參與體育鍛煉、學習的熱情,推動體育教學發展。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姜美玲.新課程背景下教學改革的價值取向及路徑[J].教育研究,2004,(05).
[2]鄭經明.淺談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準備活動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26)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