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韓瑋
尿素價格一如既往維持高位,未留下太多想象空間。劉佃波表示,近期山東地區廠家入庫價格已達2060元/噸左右,雖然尿素價格持續走高,但是磷鉀方面表現平平,出現小幅下滑態勢。近期,二銨市場需求依舊清淡,多數企業已將重心轉向國際市場,國內市場價格穩中有跌,氯化鉀方面,國內市場無明顯波動,貿易商控制出貨,部分貿易商停止報價,62%白鉀報價市場價格小幅下行,為2200-2220元/噸;硫酸鉀市場需求持續不佳,市場供應過剩,價格穩中下滑,50%粉主流到站價下滑至2600-2650元/噸。時值中原地區高氮玉米肥需求旺季,雖然下游拿貨高峰期已經過去,但是仍有零星補貨。劉佃波介紹說,今年的補貨實際上還沒有真正開始,較往年同期稍晚,主要原因是今年在環保壓力下的復合肥價格普遍上漲,終端消費者出現抵觸心理,零售商發貨阻力較大。
對于二季度市場走勢,劉佃波預測,受尿素價格影響,企業生產成本較高,前期的政策拉動已經逐漸乏力,無法持續進行,加之農戶消費積極性普遍不高,許多零售商已經訂貨,但出貨困難。然而,7月-8月山東地區需肥量畢竟較大,玉米肥補貨、大棚鋪底用肥及大姜用肥等,或將導致終端集中拿貨,所以補貨期可能會“快來快走”。
對于今年復合肥市場的疲軟態勢,劉佃波表示,除了老生常談的大田作物種植利潤率低下的因素外,土地流轉帶來的不確定因素也是重要方面,許多農戶對于自家土地是否會流轉存在疑慮,導致耕種積極性不高,觀望氣氛濃厚。還有就是環保高壓對于行業整體沖擊嚴重,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企業生產壓力巨大,對于農戶來說,成本上升,對于本來就利潤微薄的大田種植戶來說,更是不小的壓力。據了解,山東地區部分廠家在目前的高壓態勢下依舊“頂風作案”,在大肥銷售時加入許多不實的概念性宣傳,吸引消費者目光,實則擾亂市場,在利潤微薄的壓力下,部分企業在夾縫中鋌而走險,市場出現了“越治越亂”的態勢。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劉佃波提到,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必須不斷做出調整,在原有基礎上改革創新。目前,根力多在銷售方面主要堅持以結果為導向的政策方針,將關注焦點全部放在如何讓農戶在使用了企業的產品,接受了企業的服務后,采用規范化的種植管理,能夠切實增產增收,而過程中的下田服務、田間回訪、有獎銷售等都是輔助手段,這種單刀直入,追本溯源的服務營銷模式將更具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