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4月份以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認真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統籌抓好春管春播、結構調整、產業融合發展等各項工作,農業農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向好態勢,呈現生產形勢總體穩定、結構調整持續優化、市場供給量足價穩、產業質量效益提升的良好局面。
夏糧豐收有基礎,早稻長勢較好。4月以來,冬麥區幾次出現大范圍降雨過程,有效改善了土壤墑情,有利于小麥生長發育,長勢接近常年,且病蟲害總體偏輕。油菜籽產區大部光熱適宜、墑情良好,有利于油菜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早稻栽插結束,預計播種面積較上年減少500多萬畝,目前大部處于分蘗至孕穗期,長勢總體略好于去年。
春播進度接近八成,種植結構持續優化。春播期間,各類農機具配備充足,預計春播糧油作物機耕率穩定在90%以上、機播率達到52%。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截至5月17日,全國春播農作物已完成意向的79.6%,進度同比略快。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預計水稻面積調減1000萬畝以上,供給短缺的大豆面積增加,優質稻谷、高蛋白大豆、高產高糖甘蔗、優質飼草等面積也明顯增加。
大宗農產品價格略降。據國家統計局統計,4月份CPI同比上漲1.8%,環比下降0.2%;食品價格同比上漲0.7%、環比下降1.9%,為穩物價起到“壓艙石”作用。其中,受政策性儲備糧拍賣輪庫影響,稻谷和小麥價格小幅下跌,玉米產區批發價環比回落2.7%;受大豆加工補貼政策出臺及國際貿易形勢影響,企業收購大豆積極性有所提升,大豆、豆油持平略漲。
農村消費、投資、出口保持較快增長,鄉村發展潛力不斷釋放。各地區紛紛出臺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文件,制定并落實引導社會資本進入農業農村的優惠政策,農村日益成為投資的“藍海”。1—4月份,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達到4591億元,同比增長16.8%,較二三產業增速分別快14.3個和7.5個百分點。全球經濟復蘇,國際市場需求企穩,“一帶一路”農業合作領域不斷拓展,我國農產品出口回暖向好。1—3月份,農產品出口178.9億美元,增速由去年的-0.1%轉為9.2%。
展望今后一段時期,農業農村經濟在保持平穩運行的同時,仍需關注兩個方面。一要狠抓防災減災。據國家氣象局預計,今年汛期我國氣候狀況總體偏差,降水總體“南北多、中間少”,旱澇并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各地要加強與氣象部門溝通會商,確保春播順利收官,搞好夏糧后期田間管理和夏收夏種。二要及時關注部分農產品價格波動,建議種植戶提前做好產銷銜接,避免“豐產不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