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巫山縣平湖小學)
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抽象性與邏輯性強是小學數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在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今天,不僅僅要重視學生的文化成績,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是學習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受益終身,同樣的一個壞習慣也可以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由此可見,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
所謂的養成教育在本質上就是要加強培養學生的學習品質和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品質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同時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習知識、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基礎。
1.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好這門課程的關鍵所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學習興趣靈活的改變教學形式,如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以及創設情境教學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以一年級“認識圖形”為例,由于這時期的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如果教師只單純的為學生講述什么是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以及三角形以及他們都各有什么特征,學生可能會覺得比較抽象,學習興趣不高,而如果這時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列舉出一些學生日常接觸的物品,如學生比較喜歡的七巧板等,立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并引導學生分別總結每個圖形都有什么特征,這時學生通過觀察就會發現正方形有四個邊并且每個邊長都相等,并且通過自己的拼裝就會發現兩個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出一個正方形等等,通過這些學生經常接觸的生活用品,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
2.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首先,培養學生認真聽課的學習習慣。在講課的過程中,有很多學生都會出現上課不認真聽課、走神、做小動作甚至打瞌睡的現象,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可以通過提問、小游戲、比賽等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了,很自然的課堂效率也會提高,從而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聽課的好習慣。其次,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很多同學在做題時都會出現連題目都不看就直接做題,雖然做得很快,但是質量非常不理想,如一把剪刀3元5角,一根膠棒2元,一塊橡皮1元,問一把剪刀比一塊橡皮貴多少錢?有的同學看下就開始列算式:3元5角-2元=1元5角,等你說這道題不對,自己修改一下時,學生也能改正確,之所以出現這一現象主要是因為學生沒有認真審題,為了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在講課的過程中,我經常引導學生把題目要求中的重點用醒目的字體標注的方式等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
再次,培養學生仔細計算,認真檢查的習慣。提高計算能力是學好數學的基礎,做題時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計算方法,還要培養他們認真檢查的習慣。在教二年級學生學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筆算時,計算過程講解很透徹,學生也已經掌握計算的方法,并且做了大量的練習,但出錯率仍很高。該如何幫助學生避免計算中的失誤呢?反復思考后猜想:如果總結幾條規律,讓學生們在檢查時有章可循,失誤該會少些吧?于是根據學生易犯的錯誤,我用一節課的時間跟學生一起總結了下列五條:①豎式中不要抄錯數;②豎式中不要抄錯加減號,不要將“+”算成“-”也不要把“-”算成“+”;③筆算加法時,該進位時不要漏加進位一,不該進位時不要亂加進位一;④筆算減法時,該退位時不要忘退,不該退位不要亂退;⑤橫式中不要漏寫得數。
學生們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背誦,做完題再按照這五條逐一檢查,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學生們的計算水平大大提高,計算后檢查的習慣也養成了。
最后,培養學生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學生的作業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良好的作業習慣包括:態度認真、及時檢查驗算、書寫工整、獨立完成、富有創見等。從學生剛一入校的那天起,就要培養正確的書寫姿勢,要求書寫工整、格式規范。從數字至數的書寫、從一位數到多位數、從整數到小數、分數的書寫,都要嚴格要求。獨立完成作業是發揮作業應有作用的切實保證,教師的評價盡量以正面鼓勵為主,平時,要盡可能地表揚每一個學生,細心留意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喚起學生的自信心。但是,良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貴在長久堅持,不但需要學生的堅持,也需要老師的堅持。只有兩者互不放松,才能取得持之以恒的效果。
[1]趙青愛.小學數學養成教育之我見[J].新課程,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