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芝
(四平第二中學)
從新課程標準的角度來講,初中生物課程的教育意義較高,不僅能夠傳授學生基礎的生物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等,促進學生個性化、全面化的發展。當然,要想使生物課程能夠真正發揮以上作用,需要高度重視初中生物實驗研究教學,并且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規劃和實施生物實驗研究教學,以便讓學生在生物實驗研究中收獲知識、能力。所以,新課程標準下良好展開初中生物實驗研究教學是非常有意義的。
從初中生的角度來講,生物是一門新接觸的學科,具有豐富的系統知識,而且知識的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學習生物知識是有一定困難的。但因生物學科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加之很多生物知識都是從實驗中獲得的,組織學生進行初中生物實驗研究教學,能夠讓學生動手動腦來感知和總結生物概念、原理、規律等,進而從新認識生物學科,認為生物形象生動、貼合實際、簡單易懂,進而對生物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組織學生進行初中生物實驗研究教學,鼓勵學生動手操作生物實驗,動腦思考實驗現象,總結生物規律和原理等,如此不僅能夠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和學習知識的良好習慣,還能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等,促進學生良好發展;組織學生進行初中生物實驗研究教學,還能讓學生在一步步操作生物實驗的過程中,逐步探索生物的本質,從而理解抽象的生物知識,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很大幫助。由此看來,初中生物實驗研究教學活動的良好展開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能夠讓學生收貨生物知識,還能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實踐能力等,促進學生個性化、全面化的發展。
1.樹立生物實驗的教學觀念
盡管新課程標準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行,但諸多生物教師深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較深,堅持按照傳統的教學思路和步驟來展開初中生物教學,向學生灌輸大量的生物理論知識,以期學生能夠在生物考試中取得高分。這種形式的生物教學是不科學不合理的,學生不僅難以有效吸收生物知識,還會抑制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相應的學生基本能力難以得到提升。為了改變此種局面,良好的展開初中生物實驗研究教學,應當注意樹立生物實驗的教學觀念,也就是組織生物教師系統地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生物教學的新要求,充分認識到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要性,進而逐漸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在具體規劃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也就是通過理論知識的傳授,讓學生對生物有一定的了解,再通過生物實驗來進行驗證,從而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識,同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分析能力、思維能力等,促進學生良好發展。
2.注重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
從新課程標準的角度來講,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圍繞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展開教學,以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之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逐步提高學生生物知識水平。基于此,在改進生物實驗教學現狀之際,應當注意創新教學方式方法,選用能夠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方法,如情景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以便在生物實驗教學中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之在動手動腦進行生物實驗的過程中學會生物知識,同時鍛煉自身的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等。例如,某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觀察植物的細胞及細胞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不同植物及其細胞,讓學生對細胞感到好奇,進而產生濃厚的興趣,此時教師提出問題:為什么不同植物的細胞不同呢?進而鼓勵學生帶著問題來植物細胞及細胞器實驗,學生能夠積極投入其中,認真觀察,嘗試解答問題。
面對當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諸多問題的情況,應當從新課程標準的角度出發來探究行之有效的改進措施,從而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性,以便其良好展開,組織學生動手動腦參與生物實驗,真正收獲生物知識。基于綜上分析,確定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應當通過樹立生物實驗的教學觀念、注重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等做法來改變現狀,真正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賴文明.新課程初中生物“學案導學 分層施教”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D].西南大學,2011.
[2]李玉娥.農村初中生物課問題式教學對學生學習過程影響的實驗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
[3]姚育青.初中生物探究性教學的實驗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