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黃敏實習記者李鑫
近期,國內鉀肥市場價格持續拉漲,且漲幅較大。
進口鉀肥在大型經銷商現貨捂盤、嚴格控制銷售的情況下,市場可售貨源極度緊張,中小型經銷商手中貨源有限,因此導致價格不斷拉漲。記者從煙臺港鉀肥物流研討會上了解到,目前港口62%白鉀報價多在2250元/噸。此外,因市場貨源供應不足,且價格處于高位,下游工廠原料采購并不積極,多以按需采購為主。
國產鉀市場供應相對充足。青海小工廠開工持續低位,鹽湖生產正常。目前鹽湖60%粉狀氯化鉀報價2200元/噸,實際成交價在2050元/噸左右。據相關人士透露,6月份鹽湖新價格將上漲100元/噸,國鐵到站報價在2300元/噸。藏格鉀肥和青海其他小廠還未跟進。
當下正處于夏季追肥期,國內復合肥廠以生產高氮肥為主,鉀肥消耗量并不大。目前青島周邊的大顆粒鉀報價2120-2150元/噸、紅鉀2000元/噸,62%白鉀港口成交價2180-2200元/噸。江蘇進入夏季高氮肥施用季節,鉀肥需求下滑,62%白鉀報價2180-2200元/噸,60%晶鉀2150-2170元/噸,大顆粒鉀2150元/噸左右、俄紅鉀2050-2070元/噸。東北地區春季用肥后,市場現貨偏緊,供應少且需求有限、現貨價格高,大顆粒鉀新單報價2250-2300元/噸,俄紅鉀報價1850元/噸左右。
廣西農甜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蘭庚申告訴記者,現階段經銷商拿貨比較謹慎,部分經銷商下調批發價,鉀肥基層市場將進入新價格消化期。
近年來,我國資源型鉀肥產能增速放緩增長依舊,行業步入進一步整合階段。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7年底,我國資源型鉀肥生產能力達到717.9萬噸/年(K2O),同比 2016年增長11.3%;鉀肥產量達到599.7萬噸/年(K2O),同比增長0.3%。根據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鉀肥行業分會數據統計,2017年全國資源型鉀肥產量約553.2萬噸(K2O),同比去年下降4.3%。
2017年青海資源型鉀肥生產企業開工率比2016年略有下降。雖然鹽湖、藏格等廠家生產還是按照全年計劃執行,但鹽湖公司、聯宇、中信國安等廠家氯化鉀產量有所下滑,總開工率較去年下降了近6%。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鉀肥行業分會會長陳國福介紹,在價格方面,2018年1月-4月氯化鉀價格基本平穩,均價在2186元/噸,比2017年底上漲了36元/噸;硫酸鉀價格小幅下滑,50%粉均價在2874元/噸,比2017年底下降26元/噸。
陳國福預測,后市鉀肥國際市場將呈現以下6種特點:價格筑底回升;產能擴張加速;需求保持2%-5%增速;產銷兩旺態勢不減;生產成本逐年提高;市場依舊高度集中。2017年-2022年,全球鉀肥產能將迎來大規模增長,其中新建綠地項目擴產將超過現有產能擴產。2021年全球鉀肥產能預計較2017年增長17%,達到6550萬噸鉀肥(折純),新增產能主要來源于加拿大、俄羅斯、白俄羅斯等鉀資源大國。國內市場方面,陳國福表示,2018年鉀肥價格較2017年將會總體上漲;后期農業需求將較為穩定,工業需求呈現小幅增長趨勢;國產產能基本趨于穩定、產量持平或小幅下滑;鉀肥市場整體供需基本平穩,處于供略大于求狀態;進口大合同預計在7月簽訂,價格較去年將會有所上漲;預計今年進口量在700萬-800萬噸之間。
通過全球化肥承擔能力指數分析,目前全球農業對鉀肥價格承受能力有所增強,新興市場國家在全球鉀肥消費中占比逐漸增加,國際新增產能在2018年上半年對鉀肥市場需求影響較小。陳國福告訴記者,目前國內鉀肥價格不高,正是種植區域補鉀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