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曉娟 中鐵合肥建筑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1
現階段,我國地鐵換乘站的設計缺乏一定的合理性,該合理性的缺乏使得地鐵換乘站的服務質量得不到保障,極大程度的降低了其服務的水平。并且延長了其換乘的時間,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更是無法滿足人性化的設計理念。由于我國社會各界開始將目光轉向于我國地鐵換乘站的建筑設計上,其建筑設計成為了社會發展的焦點,對此,我國要從多個角度對地鐵換乘站的建筑設計方式以及理念進行考量,盡可能的提高其服務的質量,還要對其建筑設計的要點進行深入的分析。
地鐵站廳層設有公共區域,該公共區域的設立主要是為了讓乘客們進行檢票等,到達相應的乘車區域。站臺層的公共區域可以被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來供給乘客們上列車,一部分用來服務乘客們下列車,對其進行隔斷處理。除此之外,地鐵車站的所有公共區域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對乘客的行走路線等進行考察,確定出其客流的導圖,以此來保證疏散整體地鐵站內的人群,達到相應的消防疏散標準。在換乘方式的設計上,要盡可能的使用路網的設計簡潔,并對其敷設進行嚴苛的管理和控制,從多個方面去考慮換乘客流量的大小,還要對地鐵站周圍的環境狀況、以及建設施工過程的工序等進行分析,依據外界對其的影響因素,確定好車站換乘的方式。一般來說,換乘的方式通常為付費換乘,這樣能有效的優化整體站臺的換乘工作,在保證其換乘能力能始終保持其高度的一致性的同時,提高其安全的性能。也可以采用通道的換乘方式,對乘客進行管理和控制,必須要保證地鐵運營的安全程度,同時盡可能的減少其換乘的時間,簡化其整體的換乘路線,讓乘客們辨認出其換乘的具體線路,然后對客流所占車次的比例進行換乘客流組織的設計,科學合理的安排其出站樓,給換乘乘客帶來一定的幫助,減少相互交叉的現象,降低其交叉的干擾程度。把出站和進站的客流分隔開,還要對換乘設施進行處理,在滿足基本的換乘乘客的需求的同時,還要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拓展,盡可能的降低其換乘站的預留的工程施工量,以此來減少地鐵換乘站建筑設計投入的資金風險,并做好后期的工作,規劃好其后期的施工線路,同時,還要不斷的降低其后期施工時對運營線路的影響程度。
在進行換乘車站扶梯等設置的過程中,需要注重人文主義的設計理念,要盡可能的以人為本,就行換乘車站扶梯等設計,給乘客提供一定的服務,方便乘客們的出行,要強調換乘車站扶梯設計的疏導導向作用,規定出其使用的范圍,盡可能的提升其高度,然后在換乘車站扶梯等位置,控制好壓強,進行風量的輸送,保證其風壓,除此之外,還要依據地鐵相關的施工規范進行消防疏散等內容的設計,降低其對疏散活動的影響,采用三扶一樓等方式,優化整體的布局。
在地鐵換乘站內,需要設計一些商鋪以及銀行具有服務性質的建筑設施,給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幫助,這樣不僅能有效的提高地鐵公司的經濟效益,減少地鐵施工初期的各項費用的成本投入的虧損狀況,還能有效的滿足地鐵站內的各項服務功能,但應保證其消防疏散的性能。在服務設施的設計時,必須要積極主動的和一些商家以及銀行等服務機構進行溝通,依據各個城市地鐵建設的施工經驗等,把銀行設計在和地鐵公共區域不是付費區域位置的一側,讓其可以靠近地鐵出站口的位置。在商鋪的設計過程中,要利用好出入口的通道,對一些夾角的區域進行利用和設計,采用綜合性的開發方式進行店鋪的設置,也可以適當的設立一些標準化程度比較高的小電偶,在小店鋪的設計上,必須要注重商鋪的特性,不能讓商鋪經營一些違禁物品,比如說,煙花、炮竹等,避免危險物品的存在,降低地鐵站內的危險程度,減少安全隱患,可以在地鐵換乘站內,設置一些旅游紀念品等小店等。
地鐵換乘站在設計時,必須要注重導向標識的設計,讓其導向的標志可以一目了然。通常情況下,地鐵換乘站在進行導向標識的設計過程中,需要對旅客的需求進行調查,讓保證其導向標識的直觀程度,并在標識當中注明乘坐的規則以及地鐵換乘過程中的一些重要事項,對乘客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其次,設計中需要提供設置標識的合理位置,對進出乘客進行引導。再次,設計標識應符合人的視覺特性、國家相應規范與約定俗成,即:標識符號含義的內涵不宜過大,使人能夠準確理解并且不會產生歧義;標識圖形應在構圖和造型上力求簡單,突出所表示對象的主要內容及獨特屬性。
周邊建筑為商業和交通發展提供所需的固定人流,主要包括辦公、商業和城市住宅。在軌道交通站點的步行范圍內,應合理設置,這樣不但可使軌道交通的運營得到保障,也使軌道交通站點輻射范圍內的人群活動呈多樣性。結合周邊環境景觀設計,突出樞紐的標志性。在優化環境方面,需對風井、廊架或其他大型設備進行綠化隱蔽處理,盡量減少其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地鐵出入口也可以和下沉廣場及周邊商業結合,使商業、交通及環境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使之實現一體化立體模式的發展,已達到地鐵建設的最大效應。
地鐵換乘站是整個城市交通的樞紐,其不僅支撐了整個軌道的交通運行,還有效的保障了我國交通系統的運轉程度。目前,我國已經開始將重點放置在城市的地鐵軌道的構建上,對換乘站的設計也開始注入了一定的心力。使用地鐵,這種交通工具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必須,因為我國城市的人口數量比較大,其密集程度比較高,各個城市之間的土地使用制度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程度,所以,在地鐵換乘站建筑的設計上,需要融合多個領域方面的知識,形成跨學科的交流,共同設計地鐵換乘站建筑設施。
[1]王琦,羅米.城市對外公路客運交通換乘樞紐站內空間使用后評價——以重慶四公里交通換乘樞紐為例[J].西部人居環境學刊,2014(02).
[2]王喆,吳瑩.棗莊老城區客運換乘樞紐建筑設計[J].工業建筑,2014(S1).
[3]于洋.淺談綠色設計在地鐵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建筑知識,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