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雷 保定維民建筑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河北保定 071051
建筑設計貫穿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越是大型建筑工程其建筑設計的重要性就越大。而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新材料、新技術、新理念等等新事物的井噴式涌現和人們對建筑物的要求越來越高,倒逼現代建筑設計方法必須緊隨時代潮流,不斷進行優化創新。因此,一定要重視建筑設計方法的創新工作,才能設計出符合時代特色和業主要求的建筑。
在開展現代建筑工程設計的時候,應該對建筑工程的差異性與功能性特征予以綜合考慮,在設計的時候,應該突出建筑的需求、功能以及結構要素,并且在建筑設計中予以綜合,要切實做到對建筑功能和別的要素之間的有效結合,從而形成現代建筑設計的維護結構與建筑工程,使得建筑的整體性功能得以有效的實現,使得工程與相關標準要求相符,能夠滿足群體對建筑工程的不同要求。
雖然現代建筑設計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但在實際工作之中,并沒有最佳的設計方法,唯有和實際情況相結合進行最優化的設計。所以,在開展現代建筑設計的時候,應該和市場要求相結合,綜合現代設計技術的優點,制定出最優化的設計方案。除此之外,因為建筑整體具有層次性與有序性,并且同意層次的建筑體系又有相應的聯系,在開展建筑設計的時候,應該對各個環節的特點、功能、互相關系等予以仔細的區分。唯有將這些做好,才可以使得建筑工程設計的質量得以有效的提高,進而推動建筑物質量的有效提高,形成現代建筑設計的新模式,進而有效推動現代建筑工程的進一步發展。
在開展現代建筑工程設計的時候,應該對建筑工程的設計功能、建筑要素以及各個要素間的關系、建筑發展歷史等情況予以綜合的分析與考慮,并將得出的結果應用于具體的工程設計之中,切實保證建筑工程設計的整體和部分的相互統一;此外,還應該注重建筑工程細節部分的規劃與整理,切實保證部分和整體的互相制約與互相依存。
現代建筑設計方法的創新主要是建立在觀察創新課題基礎上所進行的。從現代建筑設計方法創新上來看,主要的創新就在于客體自身的各個方面上。雖然說在現代建筑設計當中有著多個不同的創新角度,但并不是每一個角度上都能實現有效創新。因此,在主體應用建筑設計創新方法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客體是否有創新條件進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同時,要認識到現代建筑設計當中創新點是不固定的,在外部條件發生變化的時候,作為工作人員還需要利用創新手段來進行進一步的調整,以便于創新的開展能夠更加的有效。
在進行創新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將對于所需建筑設計方法創新上的選擇工作完成。好的設計方法的創新成果在選擇階段就一定要是成功的,這樣才能促使設計的效果得到進一步的展現。在普通的建筑設計當中也可能會產生一些創新方法,因此我們在創新的過程中不能將無意識創造出的設計方法歸功到創新設計當中去,而是要進行有目的的創新和設計。要保證創新目標的選擇和建筑設計方法的創新之間是相互所對應的,是和諧的,從而促使其能更加符合科學方法論中對于方法認識的相關內容。
現代建筑設計方法的創新主要的實施是使用恰當的創新手段和方法,來對現代建筑設計方法當中的相關內容進行進一步的調整和改造,從而形成一種新的設計方法。在現代建筑設計當中創新結果可以是多個不同方面的,也就說明了在事物的發展當中是具有一定矛盾性的,這種矛盾性的存在促使現代建筑在未來必定會向肯定自我發展方向或者否定自我發展方向前行。
現代建筑設計的新思路對建筑行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待建筑的設計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時刻進行反思和超越,現代建筑的設計也不能脫離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建筑的設計要以實際情況為依據,不斷突破原有思維,進行創新。在建筑設計的準備階段,考慮創新方法是否可行,在選擇階段,需保證建筑設計創新的方法是可行的、成功的。在實施階段,要控制創新的過程,使其能朝自身方向發展。
可以這么說,綠色設計理念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加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從而實現建筑物使用過程中資源的循環利用。所以在設計建筑物施工方案的時候應該將施工行為對資源利用效率的影響加以考慮,并通過相對科學的施工方案設計,通過規范的施工人員管理來改善施工現場的資源利用效率,盡可能地減少施工過程中的資源浪費現象,這一方面減少了建筑施工成本,另一方面也改善了建筑工程項目的環保性能。此外,為了減少建筑工程項目后續使用產生的資源損耗,相關設計人員在設計建筑項目過程中應該添加適當的環保裝置。設計人員在建筑設計中考慮太陽能光板的裝置,從而為建筑物后續使用者的日常使用提高可再生的熱力資源;設計人員也可以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考慮雨水自動收集器的裝置,從而增加建筑使用者后續日常生活對水的利用;設計人員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還可以考慮水循環利用設備的裝置,進而提高建筑物后續使用者對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假如建筑物能大面積的使用以上設備,我國城市用水緊缺的局面將會得到有效的緩解。
近些年,建筑施工技術不斷改進,建筑市場也隨之出現不少相對新型的環保建筑材料,這些材料具備可循環、能耗少、結實耐用、對人體沒有傷害的特點,也就是說這些材料比較符合建筑項目綠色設計的理念。所以,建筑項目的設計過程中,相關設計人員可以進行一定的市場調查,通過市場調查分析來確定施工材料的選擇,盡量使得建筑項目的施工質量得以保障,也使得建筑項目的施工體現環保理念。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部分綠色環保材料比較稀缺,從而價格相對較高,使用環保材料會增加建筑成本,這對于企業的經濟效益來說是不利的?;谶@個原因,建筑設計人員在設計建筑項目材料的時候應該有機結合環保綠色材料與傳統材料,實現建筑施工環保與建筑經濟效益的統一。
科學技術的發展帶動了建筑工程的發展,建筑工程的設計也應該不斷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建筑工程設計師在開展建筑工程設計時,應該盡量把智能保安、通信你技術等多媒體技術融入到工程設計之中。除此之外,在開展建筑工程設計時,還應該考慮到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對建筑企業的能力和城市的發展環境等予以綜合考慮,從而對建筑工程進行智能化設計。唯有如此才能夠保證建筑工程設計不斷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智能化、數字化的設計需廣泛應用到現代建筑的設計中去。許多的建筑設計都離不開計算機網絡,可以利用智能保安保證建筑物的安全,通過智能檢測調節建筑物的溫度、濕度,數字化技術可以創造高科技的生存環境,通過計算機對數據及時準確的處理,可以創造虛擬的和現實的建筑物,改善居住環境,保證居民安全,也符合信息化時代的發展需求。
建筑所在地的生態環境不同,每一個地理區域具有不同的特征。這就需要建筑設計師在設計建筑結構時,依托建筑地域特征,將建筑地域特征與節能環保理念相結合。并在此基礎之上不斷更新創新理念、改變創新設計方法,進而打造令人驚嘆的建筑。比如美國熊溪河流水匹茲堡郊區,無論是溪水還是花草樹木,都能夠自然地融為一體,室內空間自由延伸,不受傳統建筑設計方法的束縛,室內空間與室外空間相互融合,缺少任何一部分都會失去建筑的完整性。
現代建筑設計當中,人文性和美觀性的融合是十分重要的。建筑是一個城市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靈魂所在你。在內部構造和外觀設計等方面都將會涉及到文化內涵的相關內容,并將整個城市的精神面貌通過設計展現出來。因此,在現代建筑的設計中需要積極的融合人文思想,在設計前要對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并充分的融合城市人文精神內涵,從而促使建筑能在視覺上和心理感受上都達到和諧化。
建筑工程設計師在開展建筑工程設計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城市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等,具體而言就是考慮城市整體建筑工程的風格,這樣才能夠保證其所設計的建筑工程和城市整體風格相協調。建筑物并非獨立存在的,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建筑工程也會逐漸增多,在開展建筑工程設計的時候,應該根據建筑工程的設計,嚴格選擇工程的施工材料與色彩等,應該在考慮城市形象的基礎上進行選擇,建筑的顏色應該與城市形象相符。唯有如此,才能夠使得建筑工程的設計與整個城市相符,這樣才具有較高的協調性。
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建筑行業面臨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建立競爭優勢,現代建設設計工作人員必要控制建筑成本。因此,在現代建筑設計方法創新的過程中,設計工作人員要充分考慮到經濟性這一要素,將其作為考慮的關鍵性因素。在設計的過程中,無論是施工材料的選擇,還是施工技術的應用,都要充分考慮到經濟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很多新型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術也不斷產生?,F代建筑設計人員可以樹立生態建筑理念,從各種新材料的應用以及開發新能源等方面進行分析,并將其作為技術集成體。除此之外,在建筑選址方面也要加以重視,使其充分滿足合理化和科學化的需求,提高資源的循環利用率。同時還可以使用風能和太陽能等各種新能源,這樣不僅是對傳統技術的創新和改革,還能有效降低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
人們雖然都喜歡美的事物,但是也要注重它的合理性和實用性,任何一個建筑物的建造都有它的用途,目的。如果建筑物沒有實用性,那它是沒有價值的。建筑物創新設計的實用性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是一致的。一個建筑物建造,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如果沒有價值,那就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不符合生態理念。在現代建筑的創新設計中,需使空間和功能的設計合理化,并體現出對人文的關懷,這也是實用性的一種表現,如: 在設計老年公寓時,需要設計扶手和應急報警系統?,F代建筑創新設計需考慮到實用性,使每一個建筑物都能極致的發揮它的作用。
綜上所述,現代建筑設計方法創新是包含多方面且具有持續性的。因此,在現代建筑的設計過程中,在可以進行創新的方向進行深入研究,在滿足需求的同時,從設計理念、材料、技術、功能、經濟性和美觀等方面,進行分項或分節點的優化創新,并在這些創新的基礎上進行積累產生量變,形成現代建筑設計方法創新的整體突破。
[1]鄒永香.現代建筑設計方法創新研究[J/OL].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7,(12):28-29
[2]王雨.淺談建筑設計過程中新材料與新技術的應用[J/OL].建筑知識,2017,(09):1
[3]張春玲.建筑設計方法在數字時代下的創新[J].居業,2017,(08):59+61.
[4]姚曙光.現代建筑設計方法的創新探索[J].江西建材,2017,(01):43.
[5]曾軍.山地建筑設計與規劃的重要性及其設計方法探討[J].江西建材,2017,(16):26+31.
[6]顧煒.現代建筑設計方法的創新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7,(31):96-97.
[7]李曉萌.超低能耗建筑設計方法與典型案例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7,(23):86-87.
[8]趙菊香.建筑設計方法探討[J].門窗,2017,(08):170.
[9]靜新宇.節約型商業綜合體建筑設計方法探討[J].建筑知識,2017,37(09):8-9.
[10]李徽.數字時代下建筑設計方法的變革[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0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