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兆熊
當農資行業還在研究如何提高自己產品利潤和市場占有率時,農業廢棄物正在被社會關注,有一部農資企業已經開始關注秸稈還田技術的應用,推出秸稈腐熟劑;也有一部分肥料企業加入到秸稈生產有機肥的行列;然而,大多數農資相關企業仍然沒有意識到來自下游行業對農業種植的沖擊。
在我國幾千年的農業發展過程中,人們對農業種植產出物應用到了極致,種子可供人類食用,秸稈可作為農田畜力的飼料,過腹后的糞便可作為有機肥料補充到農田;或者秸稈作為生活中燃料,供做飯、取暖等,燃燒后的草木灰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肥料。總而言之,幾千年的農耕文明并沒有秸稈焚燒之痛,也沒有因秸稈產生霧霾。然而近些年,隨著農業機械替代了農業畜力,農戶不再養殖牲畜,秸稈無處可去,有意無意地焚燒讓環境壓力增加。
隨著國家對秸稈綜合利用的政策支持、資金扶持,眾多科研單位、生產企業進入到秸稈綜合利用行業中來。有的企業用秸稈腐熟生產有機肥,有的企業用秸稈厭氧發酵生產沼氣,有的企業利用秸稈直接燃燒發電,有的企業收購秸稈作為食用菌種植基質,有的企業收購秸稈制作家具板材以及建筑新材,也有的養殖企業收購秸稈作為飼料,或者做全儲飼料,既解決了飼料問題,又解決了農戶賣糧難的問題。
當農戶不再把秸稈作為飼料、燃料的時候,秸稈就成了種植的累贅,秸稈還田有時候會影響下茬作物生長,農戶就會把秸稈堆積在田邊地頭,給禁燒工作帶來很多隱患。可是隨著企業收購秸稈,把秸稈作為資源,作為企業運行的原料,原來一文不值的秸稈收購價格逐年上漲,甚至某些地區還會出現一些組織壟斷控制。
目前,秸稈使用企業也在尋找適合自己的收購方式。隨著勞動力匱乏,農業聯合收獲機械使用比例逐年增加,越來越多的秸稈使用企業開始購買農機,在農業收獲季節加入到收割隊伍,或者秸稈利用企業和專業的收獲機組合作,一方面幫農戶收獲糧食;另一方面把秸稈直接收回,降低秸稈采收成本。
或者說未來農業種植的目的除了對籽粒收獲的研究,更應該注重研究秸稈。也許未來種地的就是秸稈利用企業,他們從種到收都會參與,那時候作為農資企業應該如何配合,如何服務值得我們思考,或者提前布局。
未來農業種植用什么肥料、用什么樣的農藥,恐怕不僅僅是農戶有要求,食品加工企業也會提要求,秸稈利用企業更會提要求,農業社會化服務的變革中,原來服務與農業的企業要思考,以后利用農業產出物的新行業也會參與,很有可能會上溯影響農資行業的現狀,農資行業的競爭壓力也將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