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祥、張建南、蘇彥林 石家莊鐵道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43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具有一系列優點。連續梁橋是一種常見的結構體系。它具有變形小,結構剛度好,行車平順舒適,伸縮縫少,抗震能力強,養護簡單等優點。連續梁橋可以說是現代技術比較成熟的一種橋型,特別是高速路的發展使連續梁橋達到了最廣泛的應用。它與簡支梁橋在結構上的不同之處是:簡支梁橋以跨為單位,各跨梁在支點上斷開;而連續梁橋則是由若干跨梁組成一聯,再由一聯或多聯組成整橋,各跨梁在支點上連續通過。
自60年代中期在德國萊茵河上的采用懸臂澆筑施工法建成Bendorf橋以來,懸臂澆筑施工法得到不斷改進、完善和推廣應用,從而使得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成為許多國家廣泛采用的橋型之一,因此巨大的時代潮流促使工程人去不斷推進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橋的發展。
我國自50年代中期開始修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至今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了,比歐洲起步晚,但是發展卻很迅速。在預應力材料的選擇及施工設備,施工技術等,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建立四通八達的現代交通網,大力發展交通運輸事業,對于發展國民經濟,加強全國人民的團結,促進文化交流和鞏固國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交通網中,橋梁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橋梁的建設顯得十分重要。特別是近幾年來國家大力發展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等,對橋梁的平穩性、舒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混凝土連續梁橋無疑成為了建設道路的首選。
青陽港輔道橋是江蘇省蘇州市下轄的縣級市昆山的一座輔道橋。青陽港輔道橋分南北兩幅建于原青陽港大橋南北兩側,北輔道橋橋梁起訖點樁號分別為FBK7+950.0、FBK8+814.0,橋梁全長864m,其中在樁號FBK8+531.375~FBK8+680.765間的橋梁平面位于R=3479.625m的左偏圓曲線上;南輔道橋橋梁起訖點樁號分別為FCK8+018.0、FCK8+882.0,橋梁全長804m,其中在樁號FCK8+531.375~FBK8+682.515間的橋梁平面位于R=3520.375m的左偏圓曲線上。全橋行車道及非機動車道均為向外2%橫坡,人行道為向內1.5%橫坡。
(1)工程設計委托書;
(2)《昆山市中環快速化工程初步設計審查會會議紀要》(2011.02.17);
(3)《昆山市中環快速化工程初步設計-中環南線(G312)》(2011.1);
(4)《昆山市中環快速化工程施工圖設計審查會會議紀要》(2012.02.21);
(5)昆山市城市建設相關規劃及其文件。
橋梁上部結構均采用斜腹式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結構形式,主橋采用掛籃懸澆的方法,引橋采用搭支架整體現澆的施工方法。從城市高架橋景觀方面考慮,箱梁中腹板采用鉛垂形式,外側腹板采用斜腹式+倒圓弧形式,邊腹板斜率為3:1,箱梁懸臂與斜腹板間設置半徑1.7m圓弧。
主橋采用掛籃懸臂澆筑施工方法。施工流程如下:
(1)安裝施工托架,安裝施工過程中的臨時固結,然后在托架上澆筑墩頂現澆梁端,兩端對稱張拉F1、F1'、T1預應力鋼束。
(2)安裝掛籃,該施工階段按30天考慮,具體施工時間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來細化。安裝掛籃以及進行懸臂澆筑施工所必需的施工機具。
(3)對稱澆筑1#梁段,并在兩端對稱張拉F2、F2'、T2預應力鋼束。一個塊件的施工周期按12天控制(其中移動掛籃為1天,幫扎鋼筋網澆筑混凝土并等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90%需9天,1天張拉預應力鋼束)
(4)掛籃前移,對稱澆筑2#梁段,兩端對稱張拉F3、F3'、T3預應力鋼束。重復上一工序對稱施工3-10#梁段,并張拉F4-F11、F4'-F11'、T14-T11預應力鋼束。
(5)掛籃前移,對稱澆筑11#梁段,兩端對稱張拉F12/F12'/T12預應力鋼束,搭設邊跨現澆段施工支架,并在支架上澆筑邊跨現澆梁段,張拉邊跨底板預應力鋼束。
(6)拆除掛籃,準備邊跨合龍,先在邊跨“T”構懸臂端施加合龍段一半重量,安裝和龍勁性骨架,在低溫下懸臂變形較穩定時焊接鎖定,澆筑合龍段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邊澆筑混凝土邊減輕壓重,使合龍段處于平衡加載過程中)張拉邊跨合龍束。
(7)拆除主墩處的托架和邊跨的施工支架,解除主墩處的臨時固結,中跨的兩懸臂端各加中跨合龍段一半的重量,安裝中跨合龍段勁性骨架,澆筑中跨合龍梁段(澆筑過程中,邊澆筑混凝土邊減輕壓重,使合龍段處于平衡加載過程中)。
(8)張拉中跨底板預應力鋼束,拆除中跨掛籃,施工橋面系
[1]徐岳,王亞君,萬振江.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范立礎.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3]孫樹禮.高速鐵路橋梁設計與實踐[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1.
[4]雷俊卿.橋梁懸臂施工與設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5]孫曉煒.高速鐵路橋梁施工技術與設備[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
[6]焦盛軍高速鐵路橋梁施工與維護.上冊[M].成都: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